点“碳”成“金”,碳市场成交额已突破1.8亿元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1-07-14 11:29:11 浏览()次

  “碳汇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专家研讨会于近日在重庆工商大学南山书院举行。生态环境领域专家齐聚,共同研讨如何完善碳履约、碳普惠、碳中和的系统设计和实施路径,助推“碳汇通”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平台和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协同发展。会上透露,“碳汇通”平台将于8月正式上线运行。

  目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正公开征求《重庆市“碳汇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有关意见。“碳汇通”正式上线后,将通过“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新模式,为社会、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多元化碳减排方式。

  那么,在上线前夕,“碳汇通”相关工作进展情况如何?上线后怎样运行?运行后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节能降碳助推全面绿色转型

  “总体来看,重庆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统筹抓好节能降碳工作,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总量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碳强度方面,据初步测算,2020年全市碳排放强度较2015年累计下降超过23%,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9.5%目标任务,绝对值降为0.70吨二氧化碳/万元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

  在碳市场方面,重庆作为全国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之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碳减排的引导作用。目前,重庆碳市场成交额已经突破1.8亿元。

  在减污降碳融合方面,重庆是全国首个将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写入《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实施方案》的省份,并在全国率先将碳排放管理纳入环评和排污许可。

  “但重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任务仍然艰巨。”参会专家中咨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总经理李超透露,未来5年是重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大批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项目加快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对能源消费刚性需求仍然在不断增长。此外,重庆绿色低碳转型面临多重制约,碳市场发展相对缓慢,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有力的举措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效果明显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为践行“两山论”,走实“两化路”,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于2019年7月启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试点工作,结合重庆实际将林业碳汇、户用沼气、光伏发电、垃圾分类等温室气体减排行为项目化,构建多元化生态产品体系。

  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实践,重庆初步建立了涵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等多种形式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截至目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总量处相关负责人介绍道,例如完成单株、成片林等林业碳汇方法学的开发,其他减排项目方法学在持续开发中;完成万州区三个村的林业碳汇生态产品开发和核证工作;近年在渝召开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培训会主办方均购买了林业碳汇产品,实现了会议“碳中和”;五家社会责任意识强的企业主动购买了林业碳汇产品,实现了企业年度“碳中和”。

  “碳汇通”平台也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通道应运而生,由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建立,重庆征信公司负责运营。据透露,作为全国首个覆盖“碳履约”“碳中和”“碳普惠”的平台,“碳汇通”将于8月正式上线运行。

  企业与个人都可点“碳”成“金”

  具体该如何运用“碳汇通”平台实现生态产品的价值变现?重庆征信公司负责人介绍,针对企业端,“碳汇通”将上线林业碳汇、分布式光伏等减排项目,核证签发其减排量后,企业、大型活动主办方购买实现“碳履约”或“碳中和”,从而实现点“碳”成“金”。

  “比如某企业要召开一次几百人的业务培训会,那么这些参会人员开车出行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企业通过获取相应数量‘碳汇通’项目减排量额度,抵消以特定的方法学计算得到在此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最终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净增长为零的情形。”该负责人举例道。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步行、骑共享单车、乘坐新能源汽车等低碳行为,能在“碳汇通”平台获得积分,凭积分再兑换成产品、商业优惠、权益或服务。

  另外,平台还打造了低碳教育、社区低碳生活、景区低碳旅游等多种低碳场景,将陆续推出。

  “这为区域内不断增长的减排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补充供给来源,在可预见的未来有助于缓解碳市场供需紧张的局面。”该负责人说。

  “未来,我们也致力于将这个平台打造成重庆的碳中和创新特色品牌,有创新,有实践,有体系,有成效,有亮点。”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总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在全国作表率,打造重庆品牌,讲好重庆故事。另一方面,也要切实发挥好平台的促进作用,比如,进一步发挥碳市场在气候变化中的补偿作用;进一步激发企业减排的动力;进一步引导在全社会层面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