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内涝只是建设“海绵城市”的副产品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9-10-22 19:24:20 浏览()次

  “海绵城市”是近几年媒体谈论较多的城市话题,但回顾历史,这个概念从提出到试点实行,其实才短短6年。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从此,“海绵城市”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据统计数据显示:“此后的2015—2016年,中央财政共计拿出400亿元,先后补贴两批试点‘海绵城市’。如今,首批试点顺利收官,16个城市全部合格,其中萍乡、南宁、池州、遂宁、白城、镇江6个城市评估优秀。”它们的试点成果和先进经验最近登上了人民网,而报道的标题同样引人思考:“中国为什么要建设‘海绵城市’?”

  说起“海绵城市”,就不能不提这两年朋友圈流行的“城市看海”。从首都北京到四五线的萍乡白城,从位于江南的上海到西北的西安兰州,“雨天内涝”几乎已成了全国城市的通病,人们对此也由开始时的不满转为戏谑,再到司空见惯。

  从表面上看,“城市看海”是排水系统的问题,但仔细分析,不同区域的城市内涝,成因还是有所差异的。比如北方城市,由于降雨较少,过去往往容易忽视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结果一旦遭遇瞬间雨量大增的情况,老旧不堪的排水系统便会立刻瘫痪。

  与之相反,许多南方城市,特别是在江南一带,内涝更多的是由于城市自我生态调节系统的丧失导致的。原本,这些城市中分布有大量河道湖泊,能够有效地调节气候与雨水。然而过去这几十年,伴随着城市建设的狂飙突进,大量湖泊被填埋,河道改为马路,从而使得“水乡”丧失了通过水网系统调节生态的能力,也开始依靠地下管网等外力。一旦排水管出现故障,很快就会引发内涝。

  说个亲身经历的事情。前阵子我们团队发起了一个恢复杭州浣纱河的计划,实施过程中却发现困难重重,尤其是西湖与大运河之间存在几米的高差,一旦连通两者的浣纱河恢复,将出现旱季西湖倒灌,雨季运河外泛的情况。

  为此我们特地请教了专家,为何过去浣纱河存在时没有这种情况,而现在重新恢复却会出现?得到的答复是,过去在西湖、大运河、浣纱河之间存在大量的湿地、湖荡,起着蓄洪补水的作用。但这些年杭州城市急剧扩张,许多湿地、湖荡被填建成了商品房小区,仅留下类似“古荡”“白荡海”等地名。没有了这些中间介质的调节,单纯恢复一条市河,不仅无助于城市生态的修复,反而会引发新的问题。

  此事给我们的启发是,城市犹如人体,是一个完整的复杂的生态系统。解决内涝问题也好,开展“海绵城市”工程也罢,不能只进行局部手术,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个别地方的“海绵城市”建设之所以效果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一边在进行“海绵城市”改造,一边却内涝频仍的情况,原因就在于此。所以,要想使“海绵城市”建设取得预期效果,就必须摒弃局部改造的思维,将眼光放大到全市的层面,来思考海绵体系的构建。

  这方面,在试点评估中排名第一的城市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当地在进行万龙湾改造时,提出了“全域管控、系统构建、分区治理”的技术方案,将32.98平方公里的试点区域,扩大到全市域3802平方公里,构建起了全域尺度“海绵体”。通过上截中蓄下排,经受住了多场暴雨的考验。

  事实上,解决城市内涝只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副带产品,这项工程真正的价值在于,借此修复、提升城市整体的自然系统。一旦城市的自我调节功能恢复,那么“无雨就旱,有雨就涝”等问题也便迎刃而解。在这个意义上,建设“海绵城市”与打造“美丽中国”是一脉相通的,只有站在城市生态文明的高度来看待和理解“海绵城市”,才能把握好改造的尺度,取得理想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