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沙戈荒”地区百万千瓦光伏光热一体化实证基地投运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8-28 11:16:18 浏览()次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沙戈荒”地区百万千瓦光伏光热一体化实证基地正式投运。这是国内首个针对极端气候条件下光伏光热协同开发的综合性实证平台,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技术创新迈入新阶段。

实证基地位于哈密石城子区域,依托大唐石城子100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清洁能源项目,通过多场景测试、全链条验证,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大唐哈密新能源有限公司光伏项目经理张文文说:“以往国内多是将光伏和光热分开进行实证研究,我们把光伏和光热两种技术合并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实证研究,不仅研究光伏系统核心设备发电性能的优劣和稳定性,也研究两者在互补、调峰以及在限电电量交易适应性的表现,做到了光伏和光热的联合实证,为今后大规模推广协同开发和高质量开发进行积极探索。”

据介绍,实证区分为先进光伏、常规光伏及光热发电三大功能模块,部署多种型号的组件、支架、逆变器及46个集热回路,搭配14套高精度气象监测设备,可模拟高温、沙尘、昼夜温差等极端工况,形成100余种测试方案。“设计不同测试方案,就是为了尽可能把各种设计方案暴露在‘沙戈荒’极端环境下。通过测试研究,我们能看到设备在真实环境下的性能极限和稳定性,不仅能验证设备的可靠性,还能给出更科学的选型建议。”张文文说。

哈密石城子区域太阳能资源丰富,年辐射量高达6000多兆焦。同时,地势较平坦、土地空间够大,适合做大规模建设。更重要的是,这里“沙戈荒”地区自然环境比较极端,风沙大、气候干燥,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实证,可以检验设备在复杂条件下的运行表现,为行业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实证基地建立了“设备测试—数据采集—模型优化”闭环体系,目前已完成双面双玻组件抗沙尘性能测试、光热镜场抗风荷载优化等关键实验,相关成果可使设备寿命延长10%以上,运维成本降低12%。

据了解,新疆已形成“塔式、槽式、线性菲涅尔”多元技术路线布局,基地的投运推动了光热设备国产化率从85%提升至95%,带动熔盐、反射镜等配套产业年产值增长20%。

张文文说:“‘沙戈荒’地区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是我国规模化开发光伏的重要应用场景。实证基地的建设,本质上就是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探索新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光伏发电成本低,但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光热投资高,但有储热调节。将两者结合起来,实证在实际电网中的互补性,可以为未来大规模提升新能源占比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