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伴随着现场的欢呼声,历时18小时48分钟,华龙一号漳州核电2号机组核辅助厂房屋面封顶完成。在朝阳的照射下,巨大的屋顶闪闪发光。这为后续核回路冲洗、三废系统安装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核集团一大批核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背后有哪些秘籍?记者近日走进中核集团福清核电站和漳州核电站,探寻其中的奥秘。
自主知识产权守住安全底线
不久前,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6号机组正式通过竣工验收。
“华龙一号是我国在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国之重器,更是一张国家名片。”中核集团福清核电站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方胜杰说。
每当说起2022年3月2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暨福清核电5、6号机组全面建成投运的那一瞬间,方胜杰依旧心情澎湃。“这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也为我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主的三代核电型号标准体系,大幅提升了中国核电的全球竞争力,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方胜杰告诉记者,福清核电5、6号机组在建设过程中,积极践行中核集团“六大控制七个零”高质量精细化工程管理模式,项目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全面受控,在工期和投资方面创造了全球三代核电首堆最佳业绩。自投运以来,福清核电5、6号机组都完整经历了首个燃料循环的考验,充分证明了华龙一号技术的安全性、先进性、成熟性。
截至目前,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台机组累计安全发电超过2500亿度,减排效应相当于累计节约标准煤消耗78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植树造林17亿棵。其中,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两台机组年发电量200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6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植树造林1.4亿棵,经济社会和环保效应显著,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起到重要作用。
创新系统思维打造核电“智慧工地”
如果说,福清核电站的建成投运为华龙一号后续批量化建设项目提供良好借鉴,那么漳州核电作为中核集团当前最为重要的在建核电项目之一,则肩负着华龙一号批量化示范引领的使命。
为了接好“建好华龙一号批量化示范工程”的接力棒,漳州能源将“创新•智造”作为漳州华龙一号工程高质高效建设的抓手。
集思广益助力创新思路。漳州能源举办“国之华龙”核电系统工程研究论坛,党委书记亲自带头研讨分享,干部职工走上讲台,围绕华龙工程建设,分享系统工程的学习心得和项目管理创新思路,把系统观念切实融入项目管理实践中。同时,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室、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目前,已组织成立多个漳州华龙创新工作室,服务于智慧建造、优质建造和快速建造等,让创新贯穿漳州华龙工程建设和运营。
数字技术驱动智慧工地。在漳州能源主控室的大屏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员工所在的位置,上万人的工地井然有序。原来在每个安全帽里都有一个感应芯片,可以实时显示其在工地的位置。这只是数字技术在智慧工地中的一个很小的应用。
不要小瞧这些小小的细节,漳州能源在核电施工领域首次实现了以数据技术驱动核电施工信息化、智能化、移动化监管,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AI分析与核电施工的深度融合,填补了核电工程数据采集、治理、管理标准的空白。
项目荣获了2021年度中核集团管理创新优秀奖、中电联电力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和福建省数字能源优秀案例等荣誉。漳州能源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解码核电建设,实现了施工过程数字化、项目信息可视化、业务流程精细化,开启了建设核电项目“智慧工地”新时代。
系统思维探索多能互补发展模式。漳州能源除了开展福建云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在没有可参考的模式,没有可借的行动路线的情况下,漳州能源一路爬坡过坎,出色完成项目核准支持文件取得、筹建期五大准备工作筹备等工作。2019—2022年,云霄抽蓄项目与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双核准、双开工”, 项目核准后的筹建工作快速推进,完成征地用林、安全洞挖、施工设计签约,清洁能源基地逐渐从蓝图走向现实。
高效建设创造多项纪录
在漳州核电的建设过程中有多个“首开记录”:漳州核电2号机组钢衬里模块三在工程中首次运用SAFER模型、漳州核电2号机组国内首个钢衬里及牛腿整体模块吊装;“核蓄一体化”发展战略从纸面向地面落实······
中核集团总结提炼形成“六大控制七个零”管理理念,全面涵盖工程建设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手段和卓越绩效导向的管控目标。立足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定位宏观战略目标管控、聚焦中观管理体系贯通、确保项目节点实现,通过构建“点线面体”三维立体管理架构,建立基础管理工作手册等工程管理梯次制度体系,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工程建设过程精准管控能力,建立目标考核正向激励机制,为工程建设注入内生动力。
漳州能源更是抓住了转“华龙一号”技术路线的机遇,准确把握了核电自主核心技术发展的趋势,坚持“小核心,大协作”理念,跨部门、跨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地推动形成了核电工程建设协同创新模式,实现了创新“集约化”和创效“最优化”,已深挖20余项创新需求并将取得的成果应用于工程。
在充分吸收海内外“华龙一号”首堆工程建设宝贵经验上,通过采用一系列工法创新,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漳州核电项目工期进度,1号机组在内穹顶吊装前实现全部主设备引入就位、全部水池钢覆面施工完成和环吊可用,彻底消除传统施工关键路径;2022年,漳州能源成立工程建造技术研究中心,从企业和行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快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创新技术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以助推我国三代核电建造的核心竞争力提升。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漳州核电一期工程实现率先核准、同行领先,成为国内“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首个项目。
2019—2022年,漳州核电1、2号机组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模块化、智能化、主设备预引入法等现代先进建造技术在华龙一号建造中全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