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强 ,全而不优,数字化转型如何助力制造业挺起“硬脊梁”?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4-23 23:02:03 浏览()次

当前,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家们的共识,但制造业在组织管理及技术工具等方面仍然面临着难题。

“数字化转型到底怎么转?大、中、小不一样,发达地区的企业、落后地区的企业也不一样。我自己也研究产业数字化转型,坦白来讲太难了。”在首届大湾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上(以下简称论坛),深圳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研究院龚晓峰院长希望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找到好的方法和路径。

龚晓峰院长急切寻找更优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的心情,也正是广大工业、制造业企业此时此刻的心情。而实业家为数字化转型谋出路的背后,正是在对我国制造业实际情况的认知与未来发展的预判基础上进行的。

今年2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正式印发,让已经开始或还未进行数字化改革的企业都意识到转型的紧迫性。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我国宏观经济大盘中起到“压舱石”作用,不仅是国家生产力水平的体现,也是实体经济的基础。

据了解,目前,中国制造业已经占全球制造业总体量的30%。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制造增加值突破4000万亿元大关,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15.5%。”原工信部副部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利华在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全、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

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而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无疑是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宝友在论坛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制造业进行高质量发展,我认为数字化转型非常重要的一步,数字化转型也意味着下一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据介绍,从制造业的发展指数来看,我国跟日本、德国基本一致,但我国的指数增长基本靠规模带动。从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方面来看,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指数仍然较低。

王宝友指出:“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挑战,表面上是利润低、成本上升、低端过剩、高端供给不足。但从根本上看,主要是产业体系不优,产业基础不牢,产业链、供应链的类型不强,质量效益不高,企业基本挣扎在生存线上,很多企业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这些困难最严重最根本的原因是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不强。”

目前看来,我国制造业仍需持续提升社会生产力,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王宝友告诉本报记者:“未来,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困境会倒逼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王宝友看来, 5G和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成为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量。

“在电子设备制造业,5G和工业互联网联合,可应用于工厂的柔性生产制造、机器视觉质检、智慧物流、辅助装配、生产现场监测等。华为的南方工厂,就是通过对5G+工业互联网的联合应用,构建了柔性的生产系统,对产品的快速转型形成有效支撑,每天节省很多运营成本。”王宝友介绍,“在工业制造业领域,每个企业都会涉及产品质量检测这个环节。通过5G,现场布置一些5G相关视觉设备,采集相关数据,在云上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把一些不合格的产品剔除,这对产品检测非常有效,可以大大节省人力成本,提升人员监测的效率。”

“的确,数字化转型是今天企业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一个方向和出路。”撰写《组织的数字化转型》一书的作者陈春花相信,“数字化是一条必由之路,只要从业务端一点一点做起来,这个成果一定可以看得到。”

尽管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前景色是光明的,伴随着的困难也是不容忽视的。

“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难度恐怕比消费端的数字化转型以及服务端的数字化转型困难更多。”陈春花对目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企业来说,困难的地方在于不转不行,企业必须投入很多,但是转的结果如何并不能完全确认。”

在陈春花看来,一方面,制造业很重要的一点是供应链的效率。因此,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必须基于供应链和制造链同步做数字化转型。如何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协同转型,这是其中一个难题;另一方面,整个数字化转型当是有一个产业成本和效率整体改变的问题。制造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都必须在成本和质量方面具有竞争力。因此,数字化的转型要求整个制造链条、管理的链条以及产业工人和设备整体提升。例如“无人工厂”“黑灯工厂”这类数字化化工厂,实际上建成需要很大的投入,这个投入如何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是一个难题。

“通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是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不是第一强国,由‘大’到‘强’的问题还在路上。”龚晓峰在论坛上指出。

未来,布局“国之重器”,破局“卡脖子”难题。数字化转型如何助力制造业挺起“硬脊梁”?

据王宝友介绍,数字化转型基本是四步。第一步,是数字化过程,把生产要素、业务流程数字化;第二步,是网络化的过程,通过网络把数据连起来;第三步、第四步是智能化过程,先进行数据的应用,再把数据应用结果进行一些集成的反馈,进行迭代。这也是转型的主要步骤。

制造业企业如何实实在在走好这四步,加速推进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在陈春花看来,除了协同产业链共同转型、提高投入产出比之外,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几件事情要预先确认。

首先,很多企业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是从组织和管理端做的,陈春花建议,不论是大型、中型还是小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必须从业务端开始做,即首先要触达顾客端,从业务入手,客户感受到服务的升级,企业也会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价值。

其次,做数字化最根本的要求是整个工作方式和行为的转变。在长期的数字化研究和陪伴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发现,企业最大的挑战在于用原来的惯、原来的流程引进数字化技术。因为流程、工作惯、管理惯没有变,大家发现数字化以后会让工作变得更麻烦,最后很容易让数字化技术“不得人心”。因此,企业要让工作方式、行为惯调整过来。  

“另外,比较难的一个地方是,我们要放弃自己擅长的事情。比如,我们可能比较擅长用传统的经验或者成功的经验,现在,我们可能要用一些新的方式来理解市场,理解同行,理解消费者。”陈春花坦言。

最后,要想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要记住6个关键字,整合、合作、开放。只有打开开放合作的通道,才能找到数字化赋能的增值效率。有了这个增值的效率,企业就有信心把数字化走下去。

原题:大而不强 ,全而不优,数字化转型如何助力制造业挺起“硬脊梁”?

编辑:徐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