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加氢站压缩机12小时额定工作能力≥1000公斤的给予定额建设补贴500万元,对额定工作能力≥500公斤的给予定额建设补贴200万元;将氢能领域新材料产品优先纳入北京市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对于符合指导目录的氢能产品首批次应用,按单个产品不超过500万元、单个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给予分档奖励;鼓励省际间专线货运、城市重型货物运输、城市物流配送、城市客运等场景的燃料电池车辆应用推广,加快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在北京,布局发展氢能产业将享受更多利好政策。
近日,北京市出台了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将从支持科技研发创新、支持技术装备产业化、支持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示范推广应用、支持标准体系建设和支持服务体系建设7方面推出20条举措,加快培育和发展氢能产业。
带动氢能技术突破
在支持科技研发创新方面,北京将支持基础共性技术研究。面向氢能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重大需求,聚焦制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兼顾氢能关联技术,支持氢能企业及机构开展基础前瞻和关键共性技术自主研发,促进氢能领域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支持强链工程实施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领军企业牵头,围绕氢能产业链关键环节,遴选研发合作单位和团队,组建产学研协同、上下游衔接的创新联合体,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符合政策要求的企业优先纳入“强链工程”支持范围,给予项目总投资一定比例的股权支持或事前补助支持。鼓励氢能领域创新主体在京组建国家级、市级氢能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载体,强化产学研合作,按国家和北京市相关规定给予资金支持。
解决“卡脖子”难题
目光聚焦产业链。北京将鼓励氢能领域重点企业参与“筑基工程”,聚焦产业链卡点环节,创新组织模式开展揭榜攻关、样机研发、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解决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难题,给予攻关投资一定比例奖励;支持氢能关键领域“补短板”,填补国内(国际)空白,技术水平国内(国际)首创的技术产品(统称为首创产品)实现首次应用。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推动氢能领域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加大统筹协调与培育扶持力度,强化市区协同开展全面精准服务,对获评“专精特新”的企业给予区级分档资金奖励。
支持首创产品进入市场,根据产品应用效果,按照首次进入市场合同金额的30%比例,择优给予研制单位国际首创产品不超过500万元、国内首创产品不超过300万元的资金支持。
推进加氢站建设运营
对于备受关注的基础设施建设,北京从加氢站建设运营和先进氢能设施建设方面提出具体鼓励措施。鼓励新建和改(扩)建符合北京市发展规划的加氢站,对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建成(含改扩建)的加氢站,按照压缩机12小时额定工作能力不少于1000公斤和500公斤两档分别给予500万元和200万元的定额建设补贴;对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提供加氢服务并承诺氢气市场销售价格不高于30元/公斤的加氢站,按照10元/公斤的标准给予氢气运营补贴。
鼓励分布式制氢项目建设,促进氢源就近供应保障。支持开展先进制氢、储运、加氢设施试点建设,对符合新技术新产品小批量验证和规模化推广应用条件的氢能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按照项目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资金支持。
构建产业发展体系
在支持示范推广应用方面,北京将支持车辆推广运营,以省际间专线货运、城市重型货物运输、城市物流配送、城市客运等场景为重点,推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对完成示范城市群应用项目的企业给予车辆推广奖励、车辆运营奖励和关键零部件创新奖励等。
鼓励氢能在发电、热电联供、工业车辆等领域开展示范,促进技术示范使用与推广模式创新,对经评审择优确定并发布的重点示范项目,按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技术装备应用、重点应用场景示范等相关政策给予资金支持。
此外,支持建立符合北京市氢能科技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将氢能产业领域重点标准规范纳入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技术标准领域和重点标准方向。
大兴区是北京的氢“重地”
早在2020年大兴区就开始超前谋划,将氢能产业作为未来重点培育的战略新兴产业。当年8月8日,大兴区就在京津冀地区率先印发了首个氢能专项支持政策《大兴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内容涉及项目落地、科研投入、应用场景建设等多方面,全力支持企业集聚发展;2021年11月,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北区落成投运,全力构建起了一条氢能生态产业链,带动了当地一系列高端产业的连锁式发展。
目前,大兴区已初步构建涵盖氢能“制-储-运-加-用”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储备项目三百余个,已注册企业129家、落地企业46家,氢能产业生态愈发活跃。集聚氢能企业、科研机构、检测机构、产业联盟、运力平台等各类主体,之后还将作为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牵头城市,带领周边城市共同发展,为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2年8月2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大兴区氢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征集意见的公告。
公告指出,到2023年,实现氢能领域部分技术创新突破,初步形成新技术和产品的先行先试样板间,关键产品进入降本区间。氢能相关企业数量超过100家,2-3家链主企业落地发展,氢能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数量不低于1000辆,力争建成5座加氢站,推广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装机规模累计达到2兆瓦。
到2025年,实现从关键基础材料到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替代,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综合成本显著降低。氢能相关企业数量超过200家,培育4-6家上市企业,孵化2-3家生态引领型企业,氢能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形成氢能高端装备制造与应用示范区。燃料电池汽车推广数量不低于3000辆,建成至少10座加氢站,推广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装机规模累计达到5兆瓦。
到2030年,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发展集群,构建多元化、规模化的氢能应用生态,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自2022年以来,北京市发布了多项氢能相关政策,为氢能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也包括奖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