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引人驻足 未来令人神往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9-09-29 22:31:46 浏览()次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的两张照片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左边那张是1995年的一片荒漠,右边那张是如今的满目苍翠……一张张照片,一行行文字,在“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记者看到了生态环保领域的高光时刻,感受到绿色发展的坚实步伐。

  跨度:治污攻坚,脚步越走越实

  老照片上,两个年轻工人正在回收废气,制成次氯酸钠。这是江苏省无锡市一家电化厂结合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开展综合利用的场景。

  地区、行业、企业环境意识树立起来的过程,也是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的过程。

  “1991年,国务院召开治淮治太会议。”展板上的一行文字将人们带入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的回忆。1996年,“33211”工程启动,重点城市、流域、区域、海域环境综合整治的大幕拉开。

  随着污染治理走向深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实施,“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相继印发,党中央、国务院向污染宣战,信念坚定。

  从2013年到2018年,首批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从72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2微克/立方米。

  “以前一看空气指数差,都不想出门遛狗。”北京白领王佳边参观边说,“现在蓝天白云,天天遛狗,已经很久没看过指数了。”

  治污攻坚脚步越走越实的背后,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十年后,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如今,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每段文字,每张照片,都讲述着同一件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

  力度:密集立法,制度不断完善

  1978年是改革开放之年,也是环境保护写入宪法之年。

  “我记得很清楚,宪法里写的是‘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在展览中再次看到这句话,观众高老师心情激动。

  此后,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轨道。泛黄的1983版《海洋环境保护法》文本静静地在橱窗里,不远处就是一年后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进入新时代,我国制定和修改了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核安全法等法律,立法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严密法治需要有力制度加以落实。

  “这一身制服,这挎斗摩托,多拉风。”大学生小吴拿出手机,拍下了环境监理员整装夜查的照片。讲解员介绍,1986年在安徽省马鞍山市试点的环境监理制度,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环境监察执法制度。事实上,我们耳熟能详的排污收费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制度都源自上世纪。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更成为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一把“尚方宝剑”。

  “四舍五入,我也算是参与过环境保护的人。”来自四川的张颖指着统计图表中推动解决问题一栏说,“我举报过餐饮油烟问题,很快就解决了,我很满意。”

  深度:转变理念,发展提质增效

  在“走向复兴”展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字十分醒目。曾经大建工厂、大搞开发的中国,如今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稳步构建,生态环境惊艳巨变。

  年过九十的叶秀华老人驻足,认真看着塞罕坝荒原变绿洲的对比照片和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奖杯。

  1956年,我国首个自然保护区建立。如今,全国已有2750处自然保护区。货车司机马师傅根据文字介绍算得,陆域总面积约有87个北京市那么大。

  农村“颜值”不断提升,乡村生态振兴未来可期。

  “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墙”的茅坑被卫生厕所取代,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全国84%的行政村,照片中全国首家农家乐“徐家大院”则开启了乡村休闲旅游蓬勃发展的历程。

  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效率提高。

  废线路板绿色处理生产线的现场照,是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的生动写照。

  2018年,中国成功量产世界最薄触控玻璃。仅一张纸厚的玻璃,却能承受相当于将时速150公里的轿车撞停的冲击力。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势头强劲,令不少参观者啧啧称赞。

  “跟随展览走过‘时光隧道’,我更珍惜来之不易的清新空气、洁净饮水,对实现天蓝、地绿、水清的惬意生活也更有信心。”参观结束后,来自广东的小伙子陆书豪感叹道。(李玲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