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如皋打造产业传奇 实现“氢”梦想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9-09-24 20:16:27 浏览()次

  经济参考报记者 朱程 江苏报道 近日,南通如皋市内“FCVC2019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如皋)”、“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永久会址”等氢能相关的标识随处可见,“氢能”已经成为小城如皋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鲜明标识。

  如皋在国内率先将氢能作为重要发力方向,以一个县域经济体的体量大胆参与到全球的顶尖技术与产业比拼中。记者近日在如皋走访中发现,尽管前行道路蜿蜒曲折,但如皋正紧扣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正全力以赴地实现着城市“氢”梦想。

  精准定位 抢占新能源发展市场

  在如皋陆地方舟新能源车辆有限公司,几辆蓝色外壳的大巴车内藏玄机。与很多烧油的公交车不同,这些绿牌照的公交车没有呛人的气味,甚至找不到排放尾气的气管。它们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运行过程中只会产生水和热。

  这种绿色环保的特性来源于“氢”的魔力。作为一种在地球上广泛存在的资源,氢能有环保清洁、转换效率高、应用广泛的特点,被公认为是全球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的重要方向。然而,由氢原子组成的氢气逃逸速度很快,易燃烧,这种捉摸不定的特点,拔高了安全、高效利用氢能的门槛,使其成为美日欧等地区发达国家的重要科技竞争领域。

  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如皋,是国内少有的位于经济先发地区内的“长寿之乡”。为了保护脚下这方水土,在当年无人才技术、无产业基础、无生产厂家的情况下,如皋依旧将氢能产业发展作为自身的主攻方向之一,九年来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持续招引优质资源进驻。

  “如皋所处的地区周边有着诸多工业企业,工业副产氢丰富。选择氢能,既能在区域内形成产业的错位发展,又能顺应世界新能源发展趋势,抢抓未来市场。”如皋市委常委、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马金华说。

  从2010年第一家氢能企业落户,发展到今天拥有核心骨干企业2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40多家,如皋已初步形成了从集制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发制造到产品示范应用“五位一体”的氢能产业链。其中,氢能燃料电池系统产能和产量全国领先。2018年,实现应税销售超50亿元,预计2020年实现产值超100亿元。

  走在今天的如皋街头,“氢元素”越来越常见:使用氢燃料电池的大巴车穿梭于大街小巷,使用氢能的路灯高高屹立,新建成的加氢站整装待发……

  “氢能将对我们的生活、生产产生巨大影响。”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产业园管委会负责人赵巍说。根据如皋的规划,今年将开展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应用示范,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应用示范,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示范运营等项目。这些绿色环保的氢能,正在走进家庭、文化场馆和通讯基站等地,将低碳生活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

  “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今年,氢能产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久前,江苏省出台《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规划》,计划至2025年全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超过1万辆。从上至下的重视正在打开氢能产业发展的风口。有预测显示,到2050年,氢能在中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约为10%,年经济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

  集中资源 推动产业链整体位移

  今年5月,一则“加水就能跑”的汽车新闻传遍了网络,“技术到底成不成熟”“开起来安不安全”“充能到底方不方便”……在一片质疑声中,国产氢能汽车走进了公众视野,也将国内最早重视氢能产业化的如皋,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客观地说,我国的氢能应用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差距,但其中一些领域,我们的追赶态势非常明显,差距正在缩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说。

  这种追赶的态势,在如皋表现明显。在南通安思卓新能源有限公司,记者见到了一台长宽高仅1.5米左右的蓝色机器,它竟然集成了制氢、储氢、加氢等功能。

  “如此紧凑的设备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水平。”安思卓首席运营官倪海宁说,作为全球率先将不稳定的可再生能源高效转化为氢能并进行存储再利用的企业之一,安思卓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已在四川、青海等地开展了水电、风电制氢项目。同时正在推进全球领先的500标方集装箱式制氢设备的研发生产工作。

  在氢能应用领域,一批如皋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南通百应能源有限公司从生产5KW燃料电池膜电极起步,不断拓展产品序列和业务领域,其生产的5KW、8KW、15KW、20KW、30KW燃料电池系统均已通过汽车检测中心认证,满足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标准;与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开发出40KW金属双极板的燃料电池单堆,达到国内一流水平;自主研发的数十套活化测试设备,与运用进口设备检测相比,可帮助活化效率提高30%。此外,势加透博洁净动力如皋有限公司依托透平机械高端研制服务8年的技术积累和历时3年的研发攻关,成功研发出气悬浮空压机。该机型突破了高性能气动设计、高功率密度高速电机及高频电控、车用级动压气浮轴承等核心关键技术的壁垒,性能比肩国际领先水平。拥有国内市场40%的加氢站投资和承建经验的江苏氢枫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可根据客户不同的要求及产品使用情况提供定制化的产品订制方案和工程解决方案……

  目前,如皋氢能产业在制、储、运、用氢各环节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专利120项,其中发明专利34项,主要技术标准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技术积累是一方面,关键看怎么把产品做出来,怎么培育市场。”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氢能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陆浩说,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全球氢能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尚处于摸索阶段,即便先发如日本,推出的氢能家用汽车也并不能被市场广泛接受。“现在网上的很多争议,还是在于大家对氢能不熟悉,相关产品还达不到市场预期。”

  为加快技术产业化步伐,如皋采取聚焦的办法,集中资源进行攻关,推动产业链整体位移。如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如皋紧扣产业链短板环节,重点招引一批燃料电池相关的关键材料及零部件领先企业落户,努力培育补齐“材料-零部件-整车”及“制氢-储/运氢-加氢”产业链,形成上下游联动的产业格局。

  “技术与产业是相辅相成的,现在国内氢能产业发展虽迎来机遇,但要真正形成气候,需要更多的应用来拓宽整个市场。”赵巍说,像氢能汽车,目前的实际体验并不能达到“加水就能跑”的便利程度,但可以通过加氢站等的发展,应用大型设备从水中制备出氢气再给汽车充气。“让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个行业就能快速发展起来。”

  区域协同 打造“氢能社会”样板工程

  在如皋市北部,一片3.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正在加快打造“氢能小镇”,“这里是如皋汽车文化馆,那边是氢能产业园,里面分为研发、制造、商务、休闲、居住等共计11个区域。”赵巍说。

  “我们正在打造国家氢能源汽车研究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希望通过建设零部件、系统、整车等方面的10个实验室,为长三角氢能产业发展提供检测认证、技术研究和标准服务等支撑。”赵巍说。

  跳出一城一地的“框框”,如皋大布局的背后是对自身产业定位的准确把握。“基础研发是我们的短板,但产业化是我们的优势。”马金华说,地处长江北岸的如皋,正在将目光投射到长江南岸,牵头编制的《长三角氢走廊建设发展规划》,计划到2030年建成一条以高速公路网为纽带,以南通为交汇点,北抵山东、西达鄂皖、南连宁波、东至上海的“加氢走廊”。

  “现在我们去上海就只需要2小时,等到高铁一通,早上在上海做研发,下午来如皋工厂盯生产将不再是梦。”氢枫能源CEO方沛军说。

  为了更好地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如皋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手段和形式,组建国有资本发起、社会力量主导、专业团队运营的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和供应链金融公司等。同时,发起成立总规模为30亿元的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基金,以1∶4的比例撬动120亿社会资金支持相关企业、项目落地。

  目前如皋已成立“江苏省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与同济大学、吉林大学、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多层次合作,联合攻关氢能产业瓶颈技术。

  “在如皋,产业园提供的办公和生产区域,人才公寓提供的居住空间,让我们到此创业能享受‘拎包入住’和专心研发生产。”势加透博常务副总丁铁华说。

  目前,如皋已成功吸引3名院士、6名千人计划专家、5名省双创人才投身氢能产业。

  作为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的“中国氢经济示范城市”和“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永久会址的城市,如皋将氢能小镇建设作为承接产业落地和技术研发的重要载体,努力打造中国首个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可看可感的“氢能社会”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