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的村规很特别,24字绿色村训潜入心底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5-05 23:55:42 浏览()次

浙江安吉余村,一个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刻入血脉的地方。非常有幸,4月,笔者参加“加快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研讨会暨中国环境报特约评论员工作会议,随一群优秀的评论员走进美丽的安吉余村考察学

走进余村,看到了余村旧貌换新颜,山清水秀、竹海连绵,震撼于余村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经济发展的和谐,他们蹚出来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在调研过程中,我一直在找寻答案,是什么样的驱动力让他们釜底抽薪,上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又是什么让他们持之以恒,保持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激情,创造一个又一个绿色实践典范?

我看到,近平总书记曾两次亲临安吉余村,我知道这是原因。我听到,安吉余村过去为了发展炸山开矿、兴办水泥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知道这是原因。当我看到村子里赫然醒目的“余村村训”时,我知道了今天的改变背后,持续的动力更多是来自余村可爱的村民,来自深深刻入村民血脉的生态文化。余村村训,短短八条共计92字,其中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就包括了两条24字,分别是“保青山 护绿水 节能源 分垃圾”“重环保 减污染 立生态 为子孙”。

生态文化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应该看到,很多地方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生态文化的缺失或者不够浓郁。余村的厉害之处,正是在于它以文化的强大力量,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导向渗透到人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决策方式,并通过物理的蓝天碧水、绿色经济增长的“反哺”,更持久地唤起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自觉,形成从生态文化到生态改善再到生态文化的良性循环。

因此,我们在余村也就不难看到与生态文化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和宣传。智慧物联网环卫箱、家家户户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语等随处可见。

细思,生态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佛家的万物本源、众生平等,还是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都强调人与自然共同组成生命的整体,人类应回归自然、尊崇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

传播、弘扬生态文化,是一种更加具有持久力的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需要更多主体参与,通过政府、企业、社区、农村、校园等各领域、各层级、各方面协调联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生态文化建设体系,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内生动力。

政府应充分发挥在生态文化建设上的主导作用。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整体政策规划,统一谋划部署推进。加强对地方生态文化内涵的挖掘和阐发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强化项目策划包装,促进生态文化融入各项产业、各个行业,培育生态体验、健康休闲、创意农业、户外商业等新业态、新产品,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生态文化产业群。全面搭建生态文化宣教平台、培育平台、呈现场景,推动生态文化成为未来城市、未来乡村、未来产业的注脚。

企业应牢固树立生态化经营理念。鼓励企业增强环境遵法守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将公司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经营理念,建立绿色企业管理制度,树立员工自然生态价值观。督促企业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向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转变。鼓励企业依法开展环境信息披露,开展一系列与企业生态建设相关的文化活动,展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成效,在公众面前树立生态化企业形象。

社区应全面提升居民生态文化素养。健全社区宣传教育制度,编制发布社区绿色生活行为公约,引导居民转变生活方式,以绿色低碳的生态消费代替消费主义。鼓励社区居民成立社区生态文化传播志愿者队伍,定期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活动。加大绿色社区试点工作推进力度,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的全过程。

农村可将生态文化建设与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建立完善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齐全的图书阅览室和文体活动中心。设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制定生态文化进农村行动计划,定期举办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常识科普报告会、生态养殖示范户评选、生态文化示范村评选、送科技下乡、送法下乡等一系列生态文化活动。

学校可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纳入学校常规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自然教育、生态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环境保护理论课程,聘请环境教育专家编写环境保护教材;在普通高中教育阶段,开展生态文明相关主题夏令营,组织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校园征文、书法、绘画等一系列校园文艺活动;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等生态文化课程。加大对生态教育师资队伍培训的投入力度,加强生态教育培训的体制、机制建设和物质保障。

作者单位: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

编辑:程维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