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走进贵州省安顺市双堡镇草莓种植基地,一个个红灯笼般,鲜嫩欲滴的草莓在种植架上垂挂枝头、长势喜人。
人勤春更早。负责种苗、施肥、采果的果农在草莓园里有说有笑,分工细致,眼前一派繁忙景象,草莓园里,悬空错落的种植架最大利用了空间。
“以前可没有这么安逸的生活。别说特色产业了,我们这生活都很难,山上柴火都快被砍完了。”双堡镇塘上村村民林燕飞回忆着告诉记者,以前原来这里是烂泥坡,大家都是紧巴巴地过日子。
“烂房烂瓦烂坝坝,小伙难娶姑娘远嫁。”村民口中的双堡镇从前落后贫瘠,被人“嫌弃”。但随着镇上草莓园、金刺梨、黄桃树等一揽子生态产业的培育,不仅生态环境得以涵养,以往穷榨自然的生活也在“两山”转化的实践中发生了巨大改变。
错落有致的悬空草莓种植架。林泓泉摄
“甜美产业”助转变
2018年,双堡镇与众星草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发展起了草莓产业。作为一家集草莓品种研发、种植、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公司,草莓基地建设后随着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村里的就业问题,村民还获得土地流转收入,年底还可以获得利润分红,百姓的“荷包”更扎实。
“能在这做还是高兴,过去挣点钱要去外地,家头没人照顾,现在村里有了这个草莓产业基地,我就赶紧回来了,在家门口能工作还能照顾到家庭。”林燕飞乐呵呵地说。
果农林燕飞采收草莓。 林泓泉摄
“冬春以来,其它的精品水果还未开花,但我们的草莓在持续挂果,网上的订单一年四季都不停。”众星草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金权告诉记者,目前草莓基地拥有大棚超过20个,占地60亩,草莓育苗的品种有30多种,还涵盖了巧克力味、奶油味等众多特色品种,能满足不同客户对于草莓口味的个性化需求。
村里不用为日后草莓和种苗的销路烦恼,只管一门心思把草莓种植好,让其产生相应的效益即可。
在草莓基地,两辆渝A车牌的小货车停在路旁。“这家的草莓苗品种多,品质好,根据不同品种,一株苗我们收购在1.5至3元不等,像今天我们就要拉两车种苗回去。”来自重庆的经销商摩拳擦掌准备带苗而归。
不仅卖果,还卖种苗。蒋金权说,今年预计可以育苗超过500万株,为全村带来60万元以上的收入。
携带妻儿开车来到双堡镇的贵阳游客王文顺说:“在网上刷到草莓基地做活动的视频,就带家人一起来,可以边吃边采最新鲜的草莓,小孩子很喜欢,很有乐趣。”不一会,王文顺一家就摘取了一筐红彤彤的成熟草莓。
“我们围绕草莓产业,打造更大规模的育苗基地,预计达到每年育苗1500万株的规模。并进一步把草莓采摘与观光旅游结合起来,多渠道促进群众增收。让群众收入来源多元化,形成长期稳定的收入。”双堡镇分管领导表示。
果农收采分装草莓种苗。林泓泉摄
如今,在双青村草莓基地的带动下,双堡镇九龙山村、塘山村都发展起草莓种植产业,通过“抱团取暖”构建起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
通过打造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采摘为一体的乡村田园旅游综合发展区来发展草莓种植,以“草莓示范园”建设为主线,丰富和完善园区业态,发展周末经济,满足近郊游、乡村游等市场需求,带动全镇发展,“烂泥坡”没有了,一个个规范先进的培育基地跃然眼前。
据悉,2022年以来,双堡镇已发展种植草莓500余亩,草莓产业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乡村振兴发展的“甜美产业”。
“山歌水经”促发展
“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安顺市双堡镇树立发展特色产业为核心,围绕特色生态资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中医药产业,特色生态旅游的山歌水经型发展模式。
草莓的“甜美产业”,是双堡镇践行“两山”理念的一个缩影,草莓个头虽小,但促进群众致富增收的能量却不小。
林燕飞算了一笔经济账:在草莓基地工作,每天收入的务工费约为100元,一个月自己收入可超过2500元,加上土地流转费和分红,一年下来综合收入超过40000元。
除了草莓,双堡镇近年来兼顾发展多项生态产业,据记者了解,当地还开发种植辣椒10000余亩,金刺梨种植7000余亩,茶叶种植18750亩,还有林下中药材育苗种植项目,形成覆盖山上、地下、水中,多种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是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产业经济效益主要来源于基础”两山”转化及加工流通业。
“双堡镇打造‘生态+绿色农业’、‘生态+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业’的山歌水经型发展模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双堡镇对农民的参与问题及农民的利益链接机制进行了专项研究和设定”,双堡镇镇长吴斌告诉记者,通过项目实施按照支部带合作社、合作社带产业、产业带村民的发展模式,有效带动全镇一千余户实现增收,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四千元。
利用荒山荒坡发展黄桃种植,推广草莓和金刺梨种植,大力发展辣椒、茶叶等产业,将经济作物与景观打造、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相交互。
现在“双堡黄桃”饱受市场青睐、供不应求,金刺梨已成为双堡镇的一张名片,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通过广泛种植草莓、金刺梨、辣椒和黄桃等作物,利用植物根系、茎叶的水文效应,防止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治理了双堡镇石漠化贫瘠生态,改善镇域人居环境。
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双堡镇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将生态与产业进行有效结合,保护开发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推动产业升级,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等关系。
生态红利共创享
赏美景何需远行,“家门口”亦有去处。
比双青村草莓园更接近安顺城区的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吸引着大量市民游玩。
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面积64000余亩,集山岳、丘陵、人工湖泊型的自然风景区,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负氧离子含量约3500/cm³,素有安顺“绿肺”的美称。
九龙山公园地形地貌独特,九座山峰形如龙头,昂首啸吟,景区内松林、杉林、油茶林等组成美妙的绿色世界,鸟啼蝉鸣、四时常青。
“随手一拍都很出片!”公园里市民拿着手机不断记录美丽影像,春暖花开的时节,不少市民选择到公园享受温暖阳光,园内绿树成荫,与城市的车水马龙形成对比。
安顺市双堡镇以九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为重要基础,拓展绿色旅游的“生态奖池”,唱好山歌、写好水经,以独具魅力屯堡文化、秀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民族节日组成了双堡镇独特的自然人文风光,吸引着越来越多省内外游客的目光。
“近年来,双堡镇荒山造林、更新造林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61.82%。”安顺市西秀区环境监测站站长金瑞告诉记者,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在99%以上。
今年1月,双堡镇被正式授予贵州省“两山”基地的称号,一方人民护生态、享生态,正沐浴在发展的春风中。
“从穷山恶水,到治山治水,到显山露水。”吴斌表示,双堡镇将继续依托丰富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生态休闲,旅游度假等业态,推动群众从“卖产品”向“卖风景”“卖体验”转变,让当地群众分享更多的生态红利,收获青山绿水带来实实在在的幸福。
编辑:史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