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验收’的事项,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甘肃省张掖市委书记卢小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张掖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有深刻教训,决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
祁连山事件发生以来,张掖市委市政府痛定思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保护祁连山生态环境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重大历史使命。如期完成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段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任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各级各类反馈的962个问题按时限完成整改或达到进度要求。
为进一步了解张掖市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后发生的新变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新进展,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张掖市多个县区。
“天上看、空中拍、地上查、网上管”
“闸门下面有垫块,确保闸门不能够完全落下,以保证稳定的生态流量。”在龙首二级水电站放流闸门处,白色的水花喷涌下泄。甘肃电投河西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王涛告诉记者,按照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要求,电厂安装了垫块和监控设备,严格执行丰水期不小于7.46m3/s、枯水期不小于3.33m3/s的生态流量要求。
“虽然为了保证生态流量会损失一定的发电量,但却能够保证流域的生态环境,这也是企业应该有的社会责任。兰州大学相关监测已经发现,下游的鱼量有了显著提高。我们每年也会定期投放增殖鱼苗,今年投放马上就要开始了。”龙首二级水电站检修部主任张杰说。
在电站监控室,一台电脑屏幕显示,瞬时流量为9.372m3/s,闸门开度为98.194mm。另一台电脑屏幕则实时显示闸门水流处两个摄像头传送的影像。随行的张掖市生态环境局韩多钢打开手机告诉记者:“看,这是和局里智慧环保平台联网的,从手机就能看到这两个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成告诉记者,为建立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管的长效机制,实现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张掖市以高分专项甘肃数据与应用中心为依托,以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列卫星为核心,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建设以“一库八网三平台”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平台,打造了高效能、信息化、多方位、全覆盖的长效监管体系;加强了对六县区生态环境特别是加强对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区域的环境监管,形成“天上看、空中拍、地上查、网上管”的天地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管格局;提高了对生态环境监管的科学化、精准化水平,为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这里深刻感受‘人跟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我的胯下是一匹矫健的军马,山丹军马场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军马场。我的背后就是祁连山,山上常年挂着皑皑的白雪。”作家莫言近日在山丹军马场骑马的小视频走红抖音平台并上了热播。他说,在这里可以深刻感受到“人跟大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
山丹马场生态环境目前呈现良性演替趋势,高寒草甸植被盖度达97.6%,山地草甸植被盖度达96.92%,温性草原植被盖度达80.61%。而在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指出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涉及山丹县。
张掖市生态环境局山丹分局局长毛新萍告诉记者,山丹县涉及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6项,已全部完成整改。拆除了焉支山景区违规建设的西域民族风情园民族大帐、滑草设施和击鼓长廊等,并对设备拆除后裸露的土地进行了平整修复。种植云杉210棵、金露梅和银露梅等灌木450株,播撒多年生草籽500平方米,美化绿化了景区环境,地貌已恢复原状。
同样,肃南县索朗格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景区也拆除了缓冲区内所有旅游设施,包括小木屋、烧烤城、舞台、滑索等。关停、整改、重新开业,旅游景区在整改后遭遇疫情等因素影响,旅游客流仍回升缓慢。即便收入受到影响,无论是旅游区企业还是村组织,都表示能够充分理解和支持。
对于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的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问题,以及为了保护草原开展的草畜平衡措施,肃南县康乐镇康复村党支部书记安虎说:“所谓游牧民族,就是在水草好的地方多待,在水草不好的地方不待。今天草原被破坏了,不用说子孙后代,明天、明年的日子也过不了。我们始终是草原生态保护的参与者,也一直处在保护过程当中。对于草原保护政策,我们是支持的,也全部能够理解。但近两年受到疫情以及牛羊肉价格下落的影响,也希望政府在草畜平衡补助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另外,细毛羊不仅肉质鲜美而且不刨草根,蹄子大、行动缓慢,对草原伤害小。希望国家能够从保护草原的角度提高对细毛羊养殖的补助和支持。”
“草原更绿了,兜里的钱更多了”
打开微信小程序“肃南裕固共享牧场”,不仅可以订购羊肉,还可挑选一只心仪的细毛羊,并全程观察它的成长。7个实时监控画面,能够看到牧场周边的雪山、草原,还能够通过定位获取羊的位置。坚持把肃南高山细毛羊作为富民产业来培育,积极探索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进城”“上网”新路子,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电商+牧户”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建设“共享牧场”,也是肃南县大河乡西岔河村的发展方向。
西岔河村位于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及外围地带,全村现有154户473人,耕地面积1948亩,草原面积54.5万亩,是一个以传统畜牧业为主、高原农业为辅的农牧业村。党支部书记安文辉说:“过去,大家为了多赚钱,家家都搞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草原超载放牧,生态环境退化,畜产品质量不高、价格不高、销路也不畅,我们村也成为全县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让祁连山绿水青山常在,永远造福草原各族群众”的重要指示精神,村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群众反复讨论形成共识:草原是农牧民的家,再不好好保护它,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必须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转变过去粗放的发展模式。根据村上的实际,决定发展以细毛羊标准化养殖和乡村旅游为主的特色富民产业,加快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步伐。
2020年,西岔河全村集体经济收入53.8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8076元。安文辉说:“我们的草原更绿了,兜里的钱更多了。全村提前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借景生财’吃上生态旅游饭,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的具体实践,更加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更加激励我们保护好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
“督察来了,就有了这样一个彻底改变的机会”
发源于祁连山的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孕育了张掖这块河西走廊最大的绿洲。而正在建设的张掖城市森林公园,又给黑河赋予了新的使命。“黑河生态带”“黑河生态园”“黑河绿化带”……黑河“绿”了起来。
水面平静清澈,旁边是一排排树苗茁壮成长。“打造这样的水景观会不会浪费水资源?这里的树苗种得这么密会不会不利于成长?”记者一连串的问题有些尖锐。
“这些水景观不是挖出来的,而是以前的料坑。”甘州区黑河林场副场长谢小龙说,“这里的水要浇灌这些林苗,还要发挥黑河蓄洪作用。整个水系是贯通的,最终会汇到黑河支流西沙河,再流回到黑河。”
这里原来是砂石料开采的集中区域,有28家砂石料企业。2018年,甘肃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指出这里存在的生态环保问题之后,甘州区对砂石料企业进行了全面整合和清退。2019年,这里开始进行生态修复工程。
“这些砂石企业对于甘州经济贡献有多少?清理之后会不会影响经济发展?”记者问道。
“说实话,很小。之前,砂石料企业都是不上税的,没办法折算经济贡献,只有通过拍卖获得开发权时企业会上缴一点点资源税。但是没有一个契机去改变它,正好省级督察来了,就有了这样一个彻底改变的机会。”谢小龙回答说。
张掖城市森林公园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总占地面积6万亩,分为万亩常青林苗木基地、弱水花海、胡杨林、黑河生态带、黑河生态园、黑河绿化带等7个板块。目前,黑河生态园一期5000亩已建设完成,黑河生态二期5079亩正在建设。谢小龙说,在整个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最大的问题还是资金。国家的支持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但整个城市森林公园打造下来需要20多亿元,现在资金缺口比较大。“这种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属于公益性质,投入比较大但是没有产出。希望能够引进旅游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融合。现在绿水青山已经打造出来了,怎样变成‘金山银山’,还需要去探索融合发展的思路。”
而对于林场碳汇前景,谢小龙充满期待:“我们已经委托第三方评估监测林场的碳汇资源量,之后会拿到平台上进行交易,期待可以产生很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