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自然馈赠 重塑农耕感情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0-10-21 12:57:37 浏览()次

  初秋的傍晚,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手里拿着半块面包对着妈妈嚷嚷:“这面包不好吃,我不想吃了,扔掉吧。”小男孩的妈妈看着他问道:“面包是那里来的?”小男孩眨着眼睛不假思索地冒出一句:“面包是货架上长出来的,吃完还长呢。”小男孩的回答让我一愣,随后陷入沉思。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儿时最先受到的文化传承去哪了?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饥饿的体验早已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但这不该成为对粮食失去敬畏的借口。我们刚从吃苦挨饿的苦日子走过来,仍面对着人多地少、灾害频发的现状。靠天吃饭的农耕现状依然未能彻底改变,我们没有浪费的权利和资本。一粒粒粮食收获,都来自农民的辛苦劳作。一粒粮、一度电、一张纸背后都有它们的故事,都是自然赋予人类的礼物,都承载着环境资源的厚爱。杜绝浪费不仅是美德,更是每个人的责任。

  纵观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千年来,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孕育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文化精髓,从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到钱物交换,其首要的目标就是果腹。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有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描述了当时农耕文化的情景。从盛唐的辉煌到清末民初、解放初期三年自然灾害的种种苦难,祖祖辈辈最向往的就是衣食无忧。

  历览前贤国与家,“食为政首,粮安天下” “耕读传家”从来都是治国兴邦、安家立业的首要任务。百姓的饥饱是治理国家的首要任务,“仓廪实”天下才能太平。而当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聚焦了太多的资源和关注,而谁也离不开的传统农耕文化和勤俭精神却被一些人远远遗忘在脑后。物质的丰富和分工的细化、深化,阻隔了享受美餐的人与辛苦种田人的直接接触和交流,缺乏对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农耕文化应有的亲近和了解。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南方洪涝灾害所带来的影响,还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要对粮食安全保持危机意识。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做到勤俭节约、勤俭持家,才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根基。制止餐饮浪费不仅关乎粮食安全、国家安全,而且关乎社会风尚和传统美德,既要在生产端开源,也要在消费端节流,确保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要实事求是以有效举措制止餐饮浪费,重塑对农耕的感情,加强传统农耕文化的宣传教育,让人们在春风化雨中将思想自觉化为行动自觉。要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把弘扬节约美德作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容,从文明用餐开始,鼓励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释“初心”的深刻内涵时这样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如今,我们走出了资源匮乏的年代,但无论走多远,我们都不能飘,更不能浮。农耕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即既要有“耕”来维持家庭生活,又要有“读”来提高家庭的文化水平。这种培养式的农耕文明推崇自然和谐,契合中华文化对于人生最高修养的乐天知命原则。崇尚耕读传承,提倡合作包容,而不是掠夺式利用自然资源,这个传统仍然是今天不可忘却的精神之魂。

  当前倡导节俭,就是要借助先民的智慧,赓续优秀传统文化,提倡和谐、环保、低碳、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资源持续利用,尊重自然馈赠,传承民族文化,重塑农耕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