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城市郊外挖野菜的人们。 图片来自网络
每年春夏时节,挖野菜俨然成了很多地方的一种习俗。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城市化过程中,很多本土野生植物被驱赶、被拔除,日趋濒危甚至彻底消失,尤其是市民挖野菜吃的行为,对植被破坏严重。以北京为例,从北京边缘向城市中心每推进1000公尺,物种就减少5个;1993年出版的《北京植物志》中被列为“极常见”、“较常见”的260多种野生植物中,至今有上百种已在京城难觅踪影。
那么,近年来北京的野生植物状况究竟如何?城市化进程对于野生植物的生长有何影响?要保护野生植物,我们可以做点什么?为进一步了解事实,本报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物种消失说”缺乏实证
“城市化过程肯定会对天然植被多样性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负面的,的确会造成某些植物种群缩小乃至消失。不过关于‘每推进1000米减少5个物种、260种常见植物减少上百种’这个说法,目前没有在文献中看到过。”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副教授雷霆表示,对于这样的结论,文献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近5年来我们并没有做过进一步的北京植物多样性调查,但从2002年到2009年的调查比较结果来看,北京市湿地植被的多样性和分布范围有显著的增加。”雷霆告诉记者。
据了解,北京最近10年持续加大保护野生植物的力度。雷霆告诉记者,北京市近些年来保护野生植物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建设自然保护区和各种类型的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保护机构。
环境污染导致极小种群形成
北京的植物区系为南北方植物的一个过渡性地带,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尤其旅游开发与保护工作之间存在矛盾,某些种群开始衰减,植被逆行演替,生物生产力下降。
在北京,有些野生植物属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虽然数量不多,却自有其价值。多数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我国特有种类,是实现我国重要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可以增加国家物质资源的储备存量和选择空间。
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曾指出,“一个物种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一个基因可以影响一个民族的兴衰”。虽然一些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种质资源价值目前尚不清楚,但在将来会被进一步挖掘,并能被创新利用,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林业局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野生植物研究室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曾表示,目前北京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并不存在自身生物性导致的这种濒危,最主要的还是人们对环境的破坏造成的,这是北京市乃至全国形成极小种群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政府公众缺一不可
在雷霆看来,保护野生植物主要应该从减少人为干扰和加强环境教育两方面着手。
“政府部门应该在减少人为干扰方面起主导作用,可以从完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增加自然保护区及其他类型保护地建设等方面着手,限制污染排放、非法占用、乱砍乱伐、过度利用等会对野生植物及其生境造成干扰的行为。”雷霆表示,“公众则可以从自身做起,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不随意砍伐、攀折野生植物,并且教育自己的孩子爱护环境、保护野生植物。非政府组织或其他群体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开展环境教育,告诉大家野生植物的重要性以及保护它们的必要性。”
相关链接
吃野菜千万别“任性”
本报综合报道 春夏时节,随处可见的野菜让人总忍不住想尝尝鲜。野菜可以随便吃吗?这些“野味”是否对健康有影响?专家建议,多了解有关野菜常识,食用时要根据自身身体“对症下药”,别“任性”食用。
据专家介绍,鱼腥草、蒲公英等“菜”好吃,但食用时要注意,不可多吃、乱吃,否则得不偿失,损害身体健康。
比如,蒲公英虽具有利尿,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消炎等功效。但是服用过量会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鱼腥草虽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健胃消食功效,但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并且服用不宜过量过久,过量易诱发气喘,久服易损耗阳气。同时,鱼腥草可诱发过敏,其内含有的鱼腥草素可诱使个别人群出现过敏反应,甚至见过敏性休克及死亡等严重后果,故食用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鱼腥草有毒,个别人服用后会出现局部疼痛等症状。
此外,在垃圾堆或被污染的河道附近,受空气污染的野菜容易吸收铅,常含有毒素,建议不要采摘。同时,在田间地头的蒲公英、鱼腥草要慎采,看是否喷洒了农药,这个季节,农民可能喷有农药杀虫除草。
吃野菜最起码要知道所食野菜有毒无毒,不认识的野菜最好不采不吃。有些野生植物含有剧毒,误食后轻者会胸闷、腹胀、呕吐,重者则危及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