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为课堂,“国家公园少年博物学家”挑战赛启动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11-17 22:30:52 浏览()次

11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指导、国家动物博物馆主办的“国家公园少年博物学家”挑战赛暨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自然教育线路发布会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既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青少年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也为国家公园自然教育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未来,随着赛事推进与教育线路落地,会有更多青少年走进国家公园、读懂自然保护,成长为兼具科学素养、创新能力与生态担当的“少年博物学家”,为建设美丽中国注入青春力量。

“走进没有围墙的教室”

打破围墙限制,让国家公园成为青少年的自然课堂。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最鲜明的创新,是将大熊猫国家公园宝兴片区的生态与文化资源,系统性转化为标准化、分龄化的自然教育体系,让国家公园从生态保护核心区,变身青少年成长的“自然育人课堂”。

作为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宝兴片区藏着独特的自然密码——602种模式物种、4000米垂直生态梯度,为青少年提供了不可复制的探究场景。“要让青少年在真实的生态场景中践行科学探究,培育‘博学·博爱·博雅’的综合品质。”活动主持人、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道出初衷。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刘新建强调,要以科研机构的专业优势为支撑,让国家公园成为青少年“行走的科学实验室”。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卫红则表示,活动构建的“理论+实践”双轮驱动路径,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记者了解到,作为大熊猫科学发现地、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宝兴片区拥有602种模式物种、4000米垂直生态梯度等独特资源。此次发布的自然教育线路,精准匹配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认知特点与发展需求,有机融合生态观测、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等内容,实现“在保护中学习、在学习中保护”的教育目标,推动国家公园从生态保护核心区,转变为青少年成长的“自然课堂”。

以赛事推动青少年身份转变

“国家公园少年博物学家挑战赛”的发布,旨在推动我国青少年自然教育从“体验式参与”向“深度化探究”的转型,让青少年在解决真实生态问题中扛起责任,从“看客”到“参与者”,实现身份的转变。

据悉,赛事紧扣生态保护核心议题设置三大挑战方向,构建起“问题导向—实践探索—成果转化”的完整闭环,聚焦“科学探究能力、生态责任意识、跨学科创新力”三大维度。参与过程中,青少年不只是收获知识,更能提升解决现实问题的硬本领。

自然环境教育需要多方携手。活动的举办,彰显了“政府引导、科研支撑、社会参与”的自然教育协同发展模式,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让生态育人的种子播撒得更广。

多方配合有效提升了活动的含金量。国家动物博物馆发挥科研与科普资源优势,为活动筑牢专业根基。宝兴县依托本地丰富的生态与文化资源,提供坚实的实践场景和在地保障。中小学与社会机构积极参与,让活动成果惠及更广泛的青少年群体。

“宝兴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让‘熊猫老家’的生态资源成为培育青少年的宝贵财富。”四川省宝兴县委副书记、县长危疆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