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高度关注体现文明进阶新刻度 关注青藏高原烟花秀事件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9-26 11:15:53 浏览()次

户外品牌始祖鸟在西藏自治区江孜县热龙乡境内举办“升龙”艺术烟花表演,因地处高原,存在生态破坏风险,受到舆论热议。无独有偶,今年以来,已有多起破坏生态事件引爆舆论场,如新疆赛里木湖的草场漂移闹剧遭全网谴责,内蒙古大青山草甸的烧烤痕迹牵动公众神经……这些事件发生后,从专业领域的生态风险剖析,到普通公众的全民声讨,舆情热度居高不下。广大群众对这些事件的高度关注和尖锐批评,绝非小题大做的情绪宣泄,而是生态文明建设进阶的新刻度,印证着美丽中国建设理念已成为全民共识。

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上对这些事件的热烈讨论和批评,都是一场穿透人心的思想洗礼,促进更多人增强生态认知。公众对生态环境破坏事件越发敏感,以零容忍态度积极发声,这种从旁观到较真的转变,让生态环境保护从“别人的事”变成“自己的责”,无形中将个体意识凝聚为社会合力,推动了社会共治格局的加速形成。

更深刻的价值在于,公众的生态敏感激活了舆论监督效力,成为倒逼治理升级的硬核力量。不仅让涉事方付出经济赔偿与声誉扫地的双重代价,也倒逼管理部门亡羊补牢、补齐短板,以更严格更高效的管理举措保护生态环境。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那些仍然妄图以生态为代价换取一时自嗨的个体,这些案例早已敲响警钟:敬畏自然从来不是道德说教,而是不可逾越的行为底线。任何侥幸与冲动都可能陷入舆情旋涡,沦为众矢之的,付出沉重代价。

对属地管理部门而言,需将公众关切切实转化为行动清单。面对社会和公众关切,要实事求是调查,依法依规追责,及时正面回应,同时系统开展生态修复,减轻生态损失。更为重要的是,排查管理漏洞,完善管理制度,加强长效监管,要把公众关切转化为治理动力,从根源上杜绝破坏、曝光、整改的恶性循环。

这些事件受到高度关注,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得到深入践行的体现,推动着治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既标志着公众生态认知的成熟,更见证着生态环境保护从“政策要求”向“文明自觉”的跨越。让每一次社会监督都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推进器,当每一份敏感都化作守护绿水青山的真行动,美丽中国的蓝图方能在实践中越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