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以三维监管筑牢生态防线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9-24 12:02:06 浏览()次

生态环境监管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关键防线。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生态环境局跳出传统监管框架,以“阳光化”机制规范执法、以“科技化”手段提升效能、以“亲民化”渠道倾听民意,构建起“制度+科技+群众”的三维监管新模式,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守护答卷。

杜绝“人情监管”,企业安心享公平

“以前总担心监管‘看人情’,现在‘双随机’抽查,抽到谁查谁,咱们企业更安心!”德安县某企业负责人在接受执法检查时,对德安生态环境局综合执法大队(以下简称执法大队)的监管模式竖起了大拇指。这一幕,正是该局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的生动缩影。

为确保监管公平规范,执法大队建立健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科学设定抽查比例与频次。“我们通过系统随机匹配检查人员和企业,杜绝‘选择性执法’,让每一次检查都经得起监督。”执法人员袁明柱介绍,今年以来,德安生态环境局单部门“双随机”检查企业30家,联合市监局进行“双随机”检查1次,共发现问题6个,目前均已整改到位,抽查情况及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实现“阳光执法”无死角。

装上“智慧天眼”,隐蔽问题无处藏

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系统的广泛应用,让环境监管告别“步行排查”的低效模式,迈入“精准溯源”的智慧时代。“以前排查隐蔽区域得靠步行,耗时又费力,现在无人机升空,半小时就能覆盖5平方公里范围,偷排漏排痕迹无所遁形。”执法人员操控着无人机,屏幕上实时传回重点区域画面,语气中满是对科技赋能的认可。

今年,德安生态环境局通过拓展非现场监管应用场景,已成功锁定证据办理案件5件,不仅提升了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管效率,更让隐蔽性、流动性环境问题无所遁形,为生态监管装上了“千里眼”。

架起“连心桥梁”,信访投诉全办结

“12345热线刚反映的噪声问题,当天晚上就有执法人员来核查,太高效率。”家住德安县工业园区附近的居民对执法大队的信访响应速度赞不绝口。为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德安生态环境局优化“12345”热线和网络平台投诉受理流程,让群众诉求“一键直达”。

同时,执法大队还通过智能分析信访数据与在线监测数据,精准捕捉区域环境隐患和违法线索。“每一条投诉都是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期待,我们必须快速响应、妥善解决。”信访专员高海波表示,截至目前,今年共接到生态环境类信访投诉33件,均按《信访工作条例》要求办结,用高效处置架起了与群众的“生态连心桥”。

下一步,德安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深化“制度+科技+群众”监管模式,以更严标准、更实举措守护绿水青山,为全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