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排放不达标、治理措施不落实的企业,该限产的要严格限产,该停产的要坚决停产。”8月27日下午,河南省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冰深入中站区暗访检查,实地检查污染排放治理、环保管控措施落实等情况。
记者梳理发现,自8月27日至9月4日,短短8天之内,这位市长开展暗访检查达9次。期间,全市召开5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约谈会,公开约谈行动慢、标准低、力度弱、问题多的单位负责人。
近日,新任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超也奔赴焦作,深入涉VOCs企业和重点治理区域开展调研。
市长为何如此高频次暗访,新任厅长为何在此开展首次调研?密集动作背后,释放出怎样的治理信号?
空气质量形势严峻,“翻身仗”已成背水一战
焦作这个因煤而兴、以矿起家的城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南临黄河,面积40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2万,其空气质量在河南乃至全国的排名都面临较大压力。
2024年,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较差的后20位城市中,河南省有8地,焦作位列其中。与此同时,空气质量变化程度较差的后20位、PM2.5浓度较高的后20位、PM2.5浓度变化程度较差的后20位中,也都有焦作的身影。
今年1—6月的数据显示,焦作仍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后20中,但已退出PM2.5浓度较高的后20排名,且进入PM2.5浓度变化程度较好的前20排名中。
记者查阅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全省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今年7月,在19个省辖市(含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中,焦作位于综合指数较差的后5名、PM2.5浓度较高的后5名、PM10浓度较高的后5名以及优良天数较少的后5名。不过,在改善程度方面,焦作却表现突出,位居全省前3名。
有升有降的数据变化,侧面反映出焦作的大气污染治理难度大、压力重。
这不仅是焦作的难题,河南不少地方面临着同样的困难,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就在8月27日,河南召开全省污染防治重点省辖市片区会,省委书记刘宁强调,本次会议也是一次集体约谈,各地要以铁心、铁面、铁腕痛下决心打好翻身仗。
焦作在此次会议上作了汇报,随后,市长刘冰启动高强度暗访。这一时间节点的紧密衔接,充分显示出当地对会议精神的迅速响应以及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
密集深入一线暗访,打破了常规的工作检查模式,更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到了背水一战的时刻,必须全力以赴推进。
治理方向明确,“六源共治”精准施策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焦作市市长的8天暗访,有着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其深入中心城区及相关区县,从扬尘源、移动源、工业源、散煤源、油气源、焚烧源等方面,靶向排查诊治大气污染问题。
在中站区,刘冰随机到棚户区改造等工地现场,暗访工地扬尘管控,对发现的问题现场交办、明确责任、从严整改。
在沁阳市,随机到洗煤厂暗访粉尘管控、原煤露天堆放、防污设施运维等情况,并强调要坚持源头治理、精准管控,对全市范围储售煤场、煤炭集运站、洗煤厂开展全覆盖摸底排查,对照环境保护标准逐个“过筛子”。
在修武县的国家能源焦作电厂、中铝中州铝业、坚固水泥等企业,刘冰实地察看环保数据监测系统,检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清洁运输替代、生产调控措施落实等情况,要求企业负责人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改进技术工艺、更新生产装备,强化原料堆场全封闭管理,按要求实现清洁运输比例。
在马村区环保国控站点,刘冰详细了解站点周边污染源分布特征和污染物实时变化趋势。强调要精准分析污染原因,“一点一策”靶向施策降低污染物浓度。
在中心城区的暗访中,刘冰强调要深入开展重型柴油货车路检路查,依法处置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织密织牢移动源污染“防治网”。
既有白天查,也有夜间查。9月3日晚,刘冰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先后到餐饮门店、交通执勤卡点、加油站等处进行暗访。他随机走进餐饮门店后厨,实地察看商户油烟净化设施设备安装运行状况,现场监测油烟排放数值;在一处中国石油加油站详细了解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情况,要求加油站严格规范加油作业流程,强化夜间装卸油作业时段油气回收管控。
从市长的行程中不难看出,大气治理需找准根源、一一击破,这种精准锁定问题、精准施策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焦作市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上的务实行动,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性,也有助于提高大气治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层层压实责任,凝聚治污合力
暗访之外,密集的约谈同样引人注目。
8月28日至9月4日,焦作召开5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约谈会,约谈指出,部分单位的工作节奏有“偏差”、行动力度有“落差”,必须高度重视、立即整改。
约谈会上强调,秋冬季是大气污染的高发期、管控防治的关键期,要把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摆在首位、抓在主位,切实以强烈的紧迫感、危机感,全员上阵、全力以赴、全面推进。通过高强度的约谈,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责任,强化了工作落实的力度。
记者关注到,除了暗访及约谈,在焦作,围绕治气攻坚的行动举措上升为全域动员、多方参与。
9月2日,焦作市委书记李亦博到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办公室调研并召开座谈会。
9月3日,焦作市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会议召开,市委书记李亦博强调,当前,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聚力推进“六源”污染专项治理,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主动仗翻身仗。
9月5日,市委书记李亦博同样深入一线,实地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这期间,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发表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公开信,倡议全市五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收集社会各界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涉及“六源”的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参考。市人大常委会制订《助推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围绕四个方面推出12项具体举措,动员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精准监督。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新任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建超首次调研便奔赴焦作,详细了解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污染根源、产生过程、防治措施等情况,强调要直面矛盾、挺膺担当,以铁心、铁面、铁腕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全力推动大气环境质量加快改善、提级进位。
记者在2024年出台的《焦作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方案》中看到这样的目标——2025年,全市空气质量PM10浓度、PM2.5浓度分别控制在77微克/立方米、44微克/立方米以内,优良天数比例达到66.5%,综合指数排名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后20位。可以说,任务艰巨。
对焦作而言,这场“翻身仗”考验的不仅是决心和勇气,更是系统思维与治理能力。唯有从源头、排放、治理三关全面发力,下非常之功、用恒久之力,既要善于抓总、学会“弹钢琴”,也要精于抓要、牵住“牛鼻子”,做到出实招、求实效,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硬作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方能真正实现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与全面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