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出 十四五 时期自然资源工作成绩单
作者:编辑部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9-11 09:18:16 浏览()次

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自然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成就。

据介绍,“十四五”以来,自然资源部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从多个方面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持续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一是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出台了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批复实施,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有序衔接,形成了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一张蓝图”。二是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立足各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比较优势,优化了城镇、农业、生态空间格局,推动形成了“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七区二十三带”的农业发展格局、“三区四带”的生态安全格局。三是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坚决守住了粮食安全根基,严格管控重要生态空间,坚决遏制城市“摊大饼”式扩张。目前,城乡空间的品质明显提升,让人民群众尽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加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一是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广东、浙江等地扎实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目前全国已经累计完成整治面积超过1000万亩,建成了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二是学习运用“厦门实践”经验,构建了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240多万亩,整治修复海岸线820公里、滨海湿地76万亩。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优良率提升至60%以上,红树林的面积达到了46.5万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三是强化系统治理,“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进一步夯实了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一是坚持做优增量、盘活存量,严格管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目前,全国的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了16%。二是坚持绿色开发、综合利用,发布实施了125个矿种的“三率”标准,建成了1000多家国家级绿色矿山。三是坚持优近拓远、高效利用,严格管控新增围填海,推进海域分层立体利用,积极拓展深远海的开发利用。四是坚持“三绿”并举、“四库”联动,油茶、核桃等森林食物已经成为仅次于粮食、蔬菜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

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故事。一是加强国际合作,签署海洋生物多样性协定,举办《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参与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推动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落户中国,发起并牵头实施深时数字地球等12项国际大科学计划,共建国际红树林中心等30多个合作平台。二是讲好美丽中国故事,“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塞罕坝林场获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土地生命奖”,这些实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