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都市金领到乡村“蝶变者”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8-20 10:54:21 浏览()次

盛夏的老山脚下,蝉鸣阵阵。在亲手打造的“蝶梦山丘”民宿里,邰青轩轻捋鬓发,望向窗外葱茏绿意。这位曾效力世界500强企业百度的前“金领”,十年前毅然告别都市光环,追随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的踪迹,从上海来到南京浦口,将根深深扎进这片土地,开启了一场生态守护与乡村发展的“双向奔赴”。

一座博物馆里的生态初心

与浦口的结缘,始于十多年前邰青轩对接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老山北麓的蜿蜒起伏、清新秀美,深深打动了她。尤其在山间蹁跹起舞的中华虎凤蝶,更让她心生眷恋。“是南京这座城市和中华虎凤蝶,让我真正爱上了蝴蝶,爱上了自然,也让我决心深入研究它们。”了解到老山是省内中华虎凤蝶最大的栖息地后,一个关于蝴蝶的梦想在她心中悄然萌芽。

“情怀需要落地生根。”在蝴蝶专家张松奎的助力下,2016年邰青轩将老山脚下闲置房舍化腐朽为神奇,打造了中国首家蝴蝶专业博物馆——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400只珍稀蝴蝶标本在馆内静诉生命传奇。博物馆自创建起便坚持免费开放,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年复一年地提升着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2020年,博物馆获评首批“南京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image.png

同时,她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共同创立了中华虎凤蝶保护协会,发起我国首次针对南京地区中华虎凤蝶种群受威胁状况的同步调查。他们怀揣着质朴而远大的愿景:“让所有的孩子走进自然,热爱生命”,致力于将蝴蝶打造成南京生态文明教育的特色IP。与央视合作录制节目、出版科普读本、参与编纂《浦口文史——老山蝴蝶》……一只小小的蝴蝶,就这样飞入了万千公众的心田。

一间民宿里的“两山”探索

情怀需要生根,更需要可持续的支撑。面对博物馆免费运营的挑战,邰青轩创新思路,于2017年正式运营蝴蝶主题民宿——“蝶梦山丘”。“博物馆免费开放,但不能只靠情怀,需要自负盈亏。于是想到将蝴蝶博物馆与民宿业态结合。”她道出初衷。

“蝶梦山丘”远非普通旅舍。它与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比邻而居,古色古香、充满自然气息的装修风格,让游客在休憩中潜移默化地沉浸于生态文化氛围。这种生态文明公益宣教与商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使“蝶梦山丘”在2023年获评南京首批五星级民宿。

依托民宿,邰青轩将“蝶梦”理念产品化。从特色活动到蝴蝶主题文创,都按清晰逻辑打造,形成独特文化。成立的研学部门,精心研发推出“中华虎凤蝶爱与生命课程”“蝴蝶盒子”劳动手工课程集等,这些课程成功入选南京市优秀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走进南京中小学校课堂,在下一代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

image.png

在这里,生态保护的情怀与乡村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实现了融合与共赢。早在2018年,邰青轩就在民宿内设立了“浦口区蝶梦山丘妇女微家”。在这个温暖的“娘家”,她定期邀请专家为当地乡村女性提供民宿运营、客房服务、插花、甜品制作等技能培训。“我们每月培训20至30人,不仅提升技能,更注重综合素养提升。”截至目前,“妇女微家”已累计培训约300名乡村女性走上岗位,并成功孵化了3家巾帼民宿。

一群人的乡村振兴“她力量”

邰青轩的“蝶梦”,从来不是独舞。作为江苏省民宿女主人联盟理事长、浦口区妇联兼职副主席,她深知“她力量”是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积极推动“宁姐田间大讲堂”,助力农家乐升级为民宿或特色餐厅;盘活乡村女性闲置资产,引入非遗工作室等新业态。她始终心系困难群体,“我们为因生育暂离职场的女性对接灵活就业,让她们公平提升能力、获得收入。”邰青轩说。

从一只蝴蝶出发,她的文化情怀持续为乡村注入活力。参与设计的知青纪念馆、泉西党史馆等文化地标广受好评;连续举办3年的“年画的故事”新年系列展阅读量突破54万次;创立的“墨上花开”乡村美术馆与“大有艺文”艺术品电商平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文化事业为浦口的美丽乡村增添了亮丽底色。

从上海都市精英到浦口乡村“蝶变者”,邰青轩的十年足迹,正如中华虎凤蝶的破茧,经历了漫长的蛰伏与等待。守护生态、振兴乡村,绝非朝夕之功。如今,她正与越来越多的乡村女性一道,以“巾帼之力”共绘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振兴画卷——这画卷里,每一只振翅的蝴蝶,都在诉说着绿水青山间最动人的金山银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