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是河南省安阳市下辖的县级市,地处太行山东麓,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曾是“十年九旱”的贫困山区。在红旗渠精神的滋养下,近年来林州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从“战天斗地”到“人水和谐”、从“荒山秃岭”到“生态绿肺”、从“贫困山区”到“旅游胜地”的转变。2021年,林州市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全域环境治理筑牢绿色本底
林州市的生态转型始于对自然本底的系统性修复与提升,通过全域化、精细化、差异化的环境治理策略,为“两山”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林州市推行“市场化保洁+全民参与”的环境治理模式,引入专业环卫公司进行全域无垃圾常态化管理,农村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以上。同时,在全市542个行政村开展“全民动手,清洁家园”行动,累计调动156万人次参与,清理垃圾86.5万吨,栽植树木48万棵,美化提升面积达52万平方米。因地制宜创新改厕模式,完成农村户厕改造12.86万户,覆盖92%的农村常住家庭。
在生态系统修复方面,林州市实施“全域植绿”计划,通过“应绿尽绿、见缝插绿”的绿化工程,实现森林覆盖率47%,林地面积达171万亩(其中经济林30万亩),形成“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山坡林果化、庭院花园化”的格局。重点林区配备了251名专职护林员,建立起网格化管护体系。采桑镇北采桑村投资300余万元将污水横流的泄洪沟改造为生态景观河。
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林州在环境整治中变废为宝,将残垣断壁拆除后的石磨、石磙、石碾等传统石构件融入游园景观,既保留了乡愁记忆,又降低了建设成本。将废弃宅基地改造为菜园、果园、游园,累计腾退土地110公顷。
发展生态产业,激活绿色动能
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林州市精准布局特色生态产业,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核心路径。
菊花经济全链发展。茶店镇立足海拔适中、雨量充沛的自然条件,发展万亩菊花产业,形成“三带一区一基地”的布局。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培育3家龙头企业和23家合作社,带动2370余户种植户增收3500余万元。菊花第一产业种植业年产菊花约一千万公斤;第二产业加工业开发菊花茶、菊花酒等产品;第三产业旅游开发,打造菊花景观、菊花宴,形成“接二连三”融合、产值8710万元的产业链。留林科普生态园流转800亩荒山,种植500亩菊花,年产量达15万公斤,带动60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1.2万元。
林下经济高效开发。山区村镇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国储林+中药材”的林下复合经济。东岗镇武家水村建成3000余亩国储林,林下种植连翘、黄芩、柴胡等药材300余亩,对接亳州药材市场,年收入达100万余元。原康镇重兴店村创新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将秸秆加工为饲料供应肉牛养殖场,每吨饲料成本降低300元,年节省养殖成本10万余元。
坡地经济点荒成金。针对山多地少的特点,林州市出台坡地开发优惠政策,引导返乡人才发展特色种植。合涧镇肖街村泽林生态基地由返乡农民郭先鱼投资4000万元,将1500亩荒坡改造为梯田,种植核桃21万棵、苹果树两万棵及多种特色水果,年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贫困人员年均增收超万元。项目采用“坡改梯+秸秆还田+农家肥”方式,既控制水土流失,又提升土壤肥力,探索出“坡地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新路径。
全域文旅融合释放绿色效益
依托红旗渠精神和太行山水资源,林州市构建了“交通串联、景村联动、民宿赋能”的全域旅游体系。
用好红色旅游精神财富。依托红旗渠工程和红旗渠精神成立的红旗渠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红色旅游景区,也是首批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之一。依托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林州市先后建成红旗渠干部学院、红飘带教育培训中心和红色精神企业培训基地等十余处机构,形成了以红旗渠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品牌效应。
挖掘绿色旅游生态价值。太行大峡谷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89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90%,有“天然氧吧”的美誉,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景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吸引着大批游客。
滑翔运动使“蓝天白云”变“新兴业态”。林虑山以独特的断崖式山貌成为国际知名的滑翔基地。林州培养出的大批滑翔教练和运动员将林州市的滑翔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也带动了林州市滑翔产业的发展。滑翔教练和运动员在自己致富以后也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到行业发展中,形成了产业化的滑翔团队和文化。
民宿产业让破旧村落变成康养乐园。借力生态优势,林州市大力发展精品民宿产业,涌现出470余家特色民宿。石板岩镇南湾村通过清洁家园行动,拆除残垣断壁、拓宽村道、建设公厕,使传统村落变为“网红打卡地”。庙荒村依托红旗渠穿村而过的地缘优势,改造红砖麦秆墙农房,发展农家乐,让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同时,林州市以点带面促进全面发展,在黄华镇、石板岩镇打造健康养生、乡村旅游示范片区,沿东南公路建设姚村镇、陵阳镇、任村镇乡村振兴示范带。
林州市不仅通过文旅融合实现了“人气变财气、风景变钱景,颜值变价值”的近期发展目标,同时还以“产业兴市”战略推动绿色工业崛起,锚定“千亿园区、产业新城”目标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装备制造与精品钢深加工双轮驱动,电子新材料与绿色储能新势能迸发,构筑起产业矩阵。通过打造专业园区、搭建创新平台,以“延链补链强链”培育产业生态,推动工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今天的林州,正从“战太行”“富太行”走向“美太行”。林州的转型之路证明,只要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优势终将转化为发展胜势,昔日的穷山沟也能变成山清水秀的幸福家园。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生态环境局
编辑:程维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