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首次记录到亚洲野猫影像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7-02 22:50:23 浏览()次

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在回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亚洲野猫的清晰画面,画面记录了亚洲野猫觅食、“巡视”领地的活动场景。这是科研人员首次在国内沙漠腹地发现亚洲野猫的活动踪迹。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成员万鹏程介绍,亚洲野猫也称“草原斑猫”,是一种生活在亚洲内陆干旱地区的小型猫科动物,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等地的干旱环境,是西北地区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之一。

“很多人容易将亚洲野猫和家猫混淆,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物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科研团队成员彭兰慧介绍,亚洲野猫与家猫的野外祖先(近东野猫)已有超过一百万年的分化历史。他们外表虽然相似,但是亚洲野猫身上遍布深色斑点,耳朵尖有竖立的绒毛。

由于国内尚缺乏关于亚洲野猫的系统研究,科研团队从2023年8月起,将新疆和田地区作为可能存在亚洲野猫稳定种群的核心区域,展开了专项调查研究。

“目前,我们已经在和田、喀什、巴州等地布设了65台红外相机。此前的研究地区主要集中在距人居环境较近的区域以及沙漠边缘地区,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尚属首次。”万鹏程说,2024年10月,科研团队在位于沙漠腹地的于田县达里雅布依村周边上百平方公里范围内布设了18台红外相机,近日回收数据显示,有6台红外相机共计21次捕捉到亚洲野猫的活动影像。

“此次新发现证实在沙漠腹地的绿洲中,同样存在亚洲野猫。”万鹏程说,这不仅说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食物资源相对充足,生态环境健康完整,能够支撑亚洲野猫生存,同时也表明亚洲野猫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