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4月1日不仅是愚人节,更是第122个国际爱鸟日。
根据国际鸟盟最新报告,全球现存鸟类11000余种,但仍有很多鸟类正面临灭绝威胁。
从北极海雀到非洲灰鹦鹉,从城市麻雀到深山朱鹮——鸟类生存危机背后,是人类活动与自然保护的博弈。
鸟类是人类的亲密朋友,它们不仅维持着生态平衡,还助力农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1902年3月19日《世界保护益鸟公约》发布,公约规定每年的4月1日为“国际爱鸟日”。世界上有很多国家为了普及爱鸟知识、提高人们对护鸟的认识,根据本国的季节气候设立了自己国家的爱鸟日、爱鸟节或爱鸟周、爱鸟月。
01 鸟类危机:数据背后的真相
2022年9月,国际鸟类联盟发布报告称,全球八分之一的鸟类濒临灭绝,各地鸟类数量都在持续下降。
◆根据一项调查,在全球约1.1万种鸟类中,有1409种濒临灭绝,约占12.8%。濒危鸟类在印度尼西亚、巴西、哥伦比亚等拥有热带雨林的国家相对多一点。
◆在所有鸟类中,有5412种的数量在减少。相比之下,数量呈增加趋势的仅有659种。
◆农业开发和森林砍伐导致栖息地遭破坏和意外混捕等因素,对鸟类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在关岛、夏威夷等岛屿地区,蛇、老鼠、猫等被人类带来的外来物种也影响了鸟类的生存。
◆从鸟类的三个濒危等级来看,自1988年以来因濒危程度下降而等级被下调的仅有93种,等级被上调的有436种。国际鸟类联盟称:“鸟类灭绝的危机越来越严重。”
02 我国鸟类保护成效显著
我国是鸟类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共有大约1500种,种数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3%左右,堪称“鸟类的王国”。
近年来,在政府关注、科学团队进驻、社会保护意识提升的共同作用下,多种珍稀濒危鸟类——中华凤头燕鸥、蓝冠噪鹛、黄腹角雉等频频现身。
◆在我国,被誉为东方鸟类明珠的朱鹮经历了濒危—绝迹—发现—重生的生命历程。它在历史上曾分布于我国东部和北部的广大地区,但在1981年被重新发现时仅有7只。经过40余年的精心保护,目前朱鹮种群数量全球突破万只大关,野生种群栖息地面积由被发现时的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6万平方公里。中国拯救朱鹮行动成为全球极危物种迁地保护的一个成功范例。
◆作为世界上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北京雨燕其实并不仅仅属于北京,在华北、东北、西北,甚至四川的西北部都有其繁殖记录,可算是中国最常见的夏候鸟之一。作为北京城最早的“原住民”,雨燕已与古都相伴600余年。如今,它们已成为北京中轴线申遗的“代言人”。中轴线上,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的古建筑是北京雨燕重要的栖息地。从初春到盛夏,雨燕栖身于古建顶层,筑巢、产卵、孵化、育雏……成为古都的一个特殊生态符号、一种活态文化遗产。
03 江苏这项“涉鸟防护”经验首次被国际借鉴落地
◆从国家电网获悉,在巴西南大河州,随着巴西cpfl输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在t199号杆塔上将防护挡板顺利安装到位,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完成输电线路防护挡板跨国现场安装的首次指导工作。这也是“中国输电线路涉鸟防护经验”首次成功在国际上被借鉴落地。
◆江苏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大批珍稀候鸟选择在江苏生存繁衍。从2017年开始,国网江苏电力创新研发设计环氧树脂防护挡板,大幅降低线路因东方白鹳等候鸟活动污损发生故障的概率,该示范经验多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吸引了海外同行的关注。
【江苏省内有这些观鸟胜地推荐】
1.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级湿地公园
2.溧水石臼湖省级湿地公园
3.南京老山国家森林公园
4.丰县黄河故道大沙河国家湿地公园
5.苏州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
6.连云港临洪河口湿地公园
7.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8.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9.南通如东小洋口勺嘴鹬湿地保护小区
10.扬州高邮市界首镇东方白鹳栖息地
观鸟小贴士
装备建议:双筒望远镜(8×42规格)、长焦相机、迷彩服饰。
注意事项:保持安静,避免惊扰鸟类;不投喂非专业饲料;遵守保护区规定。
当北京雨燕与故宫角楼合影,当朱鹮掠过秦岭山谷,当勺嘴鹬漫步滩涂——这些瞬间不仅关乎鸟类存亡,也是人类文明在生态维度的有力彰显。正如生物学家珍妮·古道尔所言:“唯有理解,才能关心;唯有关心,才能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