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以零碳产业园为支点 撬动全域绿色发展的杠杆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3-26 11:21:58 浏览()次

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2024年,德安县PM2.5年均浓度降至24.6μg/m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1%,完成了PM2.5平均浓度的五连降,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

“风光”赋能  构建清洁能源矩阵

德安县零碳产业园内,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泛起粼粼波光,智能风机缓缓转动叶片,320千瓦充电桩系统前,新能源重卡正进行着“极速充能”。走进园区,5兆瓦屋顶光伏与10兆瓦储能系统构成的“能量魔方”令人震撼。产业园负责人骄傲地说:“我们为新能源物流提供集光、储、充及运营平台于一体的高效充电服务,不仅提升了充电效率,同时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助力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据测算,新能源重卡风光(储充换)一体化建设项目的年发电量可达280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标煤9000吨。配合产业园内生物质电厂等其他绿色能源项目,每年可处理农林废弃物27万吨,年发电2.5亿度,实现碳减排20万吨,带动2500台传统燃油重卡能源更新,为该县矿山企业降低60%的物流成本。作为江西省首个集风电、光伏、储能、充换电于一体的零碳物流中枢,这座产业园正以科技创新为笔,描绘着“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发展新图景。

 

德安县零碳产业园依托去年收购的凯迪生物质电厂,打造有生物质电厂改造点火项目和重卡光储充一体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能源循环、节能减耗,引领本土产业朝着绿色、零碳方向快速发展。图片源自德安县人民政府

 

绿电加注  驱动运输零碳转型

在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矿区,电动矿卡的“零碳长征”正在上演。“这些大块头不仅吃得少,拉得多,而且无污染,彻底改变了矿山运输生态。”企业负责人感叹道。德安县大气指挥部的走航监测更是印证了这一点:使用电动矿卡的运输线路二氧化氮浓度仅为24.18μg/m³,甚至略低于郊区路段二氧化氮浓度(25.09μg/m³)。企业负责人指着作业线上的电动自卸车介绍道:“完全依托电力驱动的纯电动宽体自卸车,不仅实现了运输过程中的零尾气排放,还将每吨矿石的电耗运输成本降低到不足4分钱,成本只有燃油车的4%。”截至2024年底,万年青配置的10辆电动矿卡总计供矿1752万吨,耗电近7429万kWh,减少柴油消耗157.68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414.7吨。

产业升级 按下碳达峰“快进键”

近年来,德安县印发《德安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德安县碳达峰三年行动计划》以及《江西省德安县碳达峰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为县域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勾勒出清晰蓝图。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德安县不断取得突破,截至2024年,全县新能源装机规模总量达到 227.09MW。丰林工业新区热电联产项目的正式商业供热,标志着工业能源利用进入了高效低碳的新阶段。天然气保供工作更是稳步推进,五天储气能力建设的完成,为能源的稳定供应和低碳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业企业绿色转型方面,德安县成果斐然。南方尼龙粘扣、塑丽龙纺织等3家企业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骏昇纺织、南方新材料等4家企业获得省级绿色工厂认证,在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方面表现出色,成为行业标杆。

从“风光储充换”一体化的智慧能源矩阵,到新能源重卡运输的零碳实践;从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到清洁能源项目的规模化布局,德安县正以零碳产业园为支点,撬动全域绿色发展的杠杆,以创新思维和系统观念,构建起“双碳”目标下的产业生态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