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北京的花粉高峰期。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本市多措并举开展花粉防治,除了每天三次对重点公园和林区的柏树进行冲洗外,多家市属公园也已安装牌示并发布指南,提醒游客做好防护。据了解,为了杜绝花粉“成烟”,今后本市的园林绿化工程将不再种植雄性圆柏。
连日来,天坛公园内刮起的类似沙尘暴一样的黄色粉末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天坛公园园林科高级工程师张卉介绍,这些黄色粉末是圆柏花粉。圆柏花粉是雄性植物为繁衍而产生的生殖细胞,质量很轻,一阵风吹过就会随风飞落。张卉解释,今年空气比较干燥,降水也比较少,风力稍微大一点儿,飞粉在晴天的效果就像烟团一样。
天坛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拥有市区内面积最大的柏树林,3000多株古柏营造出庄严、肃穆的环境氛围。然而随着气温上升,近期天坛花粉浓度持续“爆表”。不过目前天坛公园已经全面开启花粉防治工作。
“防治区域包括主干道两侧、花粉浓度高的游览区和柏树区。主要防治的树种为桧柏、侧柏。”天坛公园工作人员介绍,3月10日至4月15日,公园将通过人员巡视,结合气象预报,监测松柏类树木开花情况。“对于树木,我们用清水高压喷雾,喷水频次为白天2至3次,夜间1次;对于草地,用喷灌设施喷洒冲洗,促进花粉沉降;地面用人工和清扫车进行花粉清扫。”
同时,天坛公园在门区安装牌示,提醒游客“公园正值花粉期,入园请做好防护”。天坛公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天坛”上也发布了《天坛花粉防护指南》,提醒市民游客不要在树木密集的地区做长跑等剧烈运动。同时,易过敏人群出门前做好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护目镜等,并尽量选择表面光滑的衣物。回家后及时清洗脸部、手部等部位裸露在外的皮肤,更换衣物。
用“淋浴”方式降低花粉浓度的操作,并非出现在天坛公园一家。北青报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近期全市园林绿化部门联合城市管理部门共同提升花粉治理强度,对重点公园和林区的柏树每日进行三次喷水冲洗作业,降低花粉浓度。喷水冲洗时间分别是上午9时至11时,下午13时至15时和16时至18时。
值得一提的是,本市还修订了《北京市主要林木目录》,今后的园林绿化工程将不再种植雄性圆柏,目前也在积极培育一些不飞粉的雌性圆柏。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李新宇表示,通过研发一些调节剂,可以控制花粉量的发生。同时,对一些致敏植物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加强物候期监测,科学指导市民出行。近期,园科院、农林科学院等科研单位已开展花粉治理科技攻关,选育无粉或少花粉植物品种,验证人工调控柏科植物球花数量的可行性并开展特定区域过敏原植物群落调查。
编辑:吴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