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省级督察启动,重点任务之一聚焦区域协同发展!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5-03-19 11:18:37 浏览()次

近日,河北省第三轮第四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正式启动,督察组已经进驻石家庄、邢台两市,展开为期25天的“环保体检”。

例行督察在河北并非“新鲜事”。自2023年河北启动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后,已分三批完成对沧州、衡水、张家口、秦皇岛、唐山、廊坊等6市的督察工作。

那么,不同轮次的督察重点是什么?这次为何将目光聚焦石家庄和邢台,记者在公开材料中找到了答案。

  

督察重点之一:区域协同发展

  

河北省是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环保督察的省份,到2020年,河北省级环保督察先后完成两轮对各市的例行督察。

“第三轮督察与前两轮相比,更加关注相关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两区’建设等方面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情况,更加关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办公室主任关义鹏的一句话,点明了此轮督察的核心任务之一——区域协同发展。

早在2022年3月23日—4月23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河北省开展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随后,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北省反馈的督察问题之一便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要求落实不够有力。比如,首都“两区”建设工作机制不顺畅,雄安新区和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还不到位,以及自然保护地生态破坏多发等。

河北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承担着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重大使命任务。2023年,河北启动了第三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重点关注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同时,突出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推进督察。此次,例行督察进驻的石家庄、邢台两市,便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在“首都‘两区’建设工作机制不顺畅”问题中被“点名”的城市。

除此之外,记者还发现,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情况、生态环境保护“一刀切”问题,也是此轮例行督察的关注重点。

  

区域协同发展新重点:聚焦污染防治和绿色发展

  

作为京津冀生态屏障的核心,河北应始终围绕推动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而努力。

北京PM2.5年均浓度30.5微克/立方米,连续4年达标;天津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72.6%......2024年,京津冀生态协同专题工作组各成员单位携手奋进,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单。(*更多成效见下图)

2025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就在第四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进驻前半个多月,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新要求。

大气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依旧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注重点。2025年,京津冀地区要继续开展秋冬季污染天气应对,加强潮白河、永定河等跨界河流协同治理。

通过此次督察,河北关注相关地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两区”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情况,既是履行区域协同治理责任的需要,也是推动自身绿色转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举措。

编辑:吴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