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江苏省南通市生态环境局与南通市应急管理局对朗盛高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执法检查。与以往入企检查不同的是,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在南通市综合集成监管平台与应急管理局创建联合检查的场景,根据场景设置在平台上制定联合检查的任务和计划。执法人员通过“扫码入企”的方式启动现场执法检查工作。这是南通市生态环境局首次通过南通市综合集成监管平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
为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进一步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优化创新执法方式,积极探索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守底线与促发展相结合的执法模式,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质效,推动依法执法、精准执法、科学执法。
试行综合集成监管。南通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全市执法人员深入学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生态环境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态环境执法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涉企检查的“红线”。1月20日以来,南通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及部分市局派出机构对南通市综合集成监管平台的运行开展先行先试,试行“扫码入企”,开展单方检查、联合检查等各项涉企检查59次,为全市综合监管平台“扫码入企”正式上线提供有力的样板支撑。
强化非现场执法。强化非现场执法数据支撑,完善“五全”线上管理功能,推进自动监测数据真、准、全。对排污许可证到期、排放量超许可等潜在风险,实施点对点提前预警,及时提醒企业从源头消除违法隐患。进一步细化非现场执法规范流程,明确非现场执法事项,提升数据应用效率,非现场执法数量占执法任务总数比例力争达到80%。实施执法工单制管理,执法任务派发、办理、执法和处罚的全过程记录、全流程监管、标准化归档,原则上不接受工单外的执法检查任务。全年度电子工单占总执法任务数不低于95%。
规范执法检查行为。组织全市执法人员对生态环境执法检查规范、案卷质量办理规范开展专题培训学习,在执法尖兵的培养方案中增加案卷质量的考量内容,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规范执法的意识,尤其要审慎适用查封、扣押、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行政处罚配套使用办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正当权益。同时提高执法人员对生态环境法律制度的理性认识,在开展执法检查、办理处罚案件中,确保过罚相当、法理相融。围绕“实战、实用、实效”,聚焦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决定书制作规范,组织执法人员开展说理式执法文书撰写比赛,推行全过程说理式执法,提高执法的说服力和公信力。
推进高效的执法稽查。执法检查走到哪里,执法稽查相应走到哪里。执法稽查是发现问题、点出问题、纠正问题的“法眼”,是优队伍、提能力、强作风的“利剑”。南通市生态环境局狠抓执法稽查,筑牢规范涉企检查的内部防线,为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把严把实内部关口。开展执法稽查过程中,逐步强化非现场执法稽查方式,修订《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稽查办法》《南通市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稽查规范》《执法记录仪使用规范》,通过数智赋能,完善非现场稽查数据库,紧扣随意执法、重复执法、一刀切执法、粗暴执法等不规范的涉企检查问题,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减轻基层负担的同时让企业切身感受到规范涉企检查带来的温度福祉。
编辑:陈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