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好不好,珍稀鸟类“用脚投票”。2024年10月28日,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通过鸟类声纹识别技术,首次在长江江滩区域监测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的鸣声。12月17日,在冬季鸟类补充调查中,调查队员又成功拍摄到震旦鸦雀的照片进行核实。这一重要发现不仅验证了鸟类声纹识别技术在生态监测中的可靠性,也彰显了新北区“生态复绿、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
震旦鸦雀是雀形目鸦雀科的一种珍稀鸟类,主要栖息于中国东部湿地的芦苇丛中,以芦苇鞘内的昆虫为食,其鲜艳的体色、长尾和黄色大喙在鸟类中颇具辨识度。曾几何时,常州滨江片区还是功能布局最全、化工围江特征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转变要归功于常州市长江大保护沿江化工企业“关停并转”和生态修复整治的决心和毅力。近年来,常州市和新北区坚持把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沿江1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全部“清零”,沿江复绿达220公顷,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建成比例达80.6%,居全省第一。驻足德胜岛,眺望长江常州段岸线,滨江廊道与生态景观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场景正徐徐展开,民间观鸟人士惊喜地感叹,滨江的鸟儿们越来越多了,而本次震旦鸦雀的官方记录,进一步诉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让新时期常州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焕发光彩。
震旦鸦雀
2023年底,新北区启动“新北区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项目,构建了完善的沿江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体系,研发了基于机器视觉、声纹识别技术的物种智能AI识别模型,实现了对哺乳动物、鸟类、两栖爬行动物、鱼类等多个类群的智慧识别,达到了“看图识兽”、“听声辨鸟”和“基因识鱼”。智慧监测体系运行近一年来,已成功监测到新北区沿江、新龙生态林、小黄山等多个区域的鸟类共计16目42科113种,相较于2023年开展的局部人工调查,新增鸟类物种达13种,其中11种是仅通过鸣声监测方式记录获得,显示了智慧监测能够大幅提升监测效率,有效监测物种多样性。
鸟类鸣声记录仪
未来,常州市新北区将继续依托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深入开展生态监测工作,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进一步展示长江大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以“人”为核心,以“绿”为底色,以“生态”为画卷,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常州新时代山水城林一体的江城风貌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