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西南地区耕地生态补偿机制,保障生态与粮食安全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12-23 08:38:41 浏览()次

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耕地兼具重要生态与粮食生产功能,但面临诸多挑战。笔者认为,构建西南耕地生态补偿机制,对实现生态安全与粮食生产双赢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这有助于将西南地区耕地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农业发展优势、区域品牌优势及富民产业优势,为推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强大动力。

西南地区耕地保护具有双重意义

西南地区耕地不仅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更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所在。从粮食安全角度看,西南地区土壤肥沃、水热条件优越,是盛产水稻、玉米等主粮及特色杂粮的重要产区。保护这些耕地,就是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和区域口粮自给,为国家的粮食安全战略提供坚实基础。从生态保护角度看,西南地区耕地镶嵌于复杂地形之间,是维系区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节点。保护耕地,就是保护这些生态功能,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一般来说,耕地生态补偿是指一种针对耕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对因保护耕地生态环境而遭受损失或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的经济补偿。其核心要义在于,通过政策手段调节耕地生态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以促进耕地生态保护。其理论阐释主要基于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和生态资本理论。外部性理论认为,耕地生态功能具有正外部性,其带来的生态效益惠及全社会,但农户作为保护者却承担了额外的私人成本,因此需要通过补偿机制来平衡这种利益分配。公共产品理论则认为,耕地生态作为一种公共产品,需要政府介入以弥补市场失灵,确保公共利益的实现。生态资本理论强调,耕地生态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可以获得资金或资源,进而促使生态资本实现可持续运转。

西南地区耕地生态补偿面临困境

当前,西南耕地生态补偿机制面临多重困境。首先,补偿标准过低且缺乏科学依据,难以充分激励农民和地方政府积极参与耕地生态保护。目前的补偿标准远低于农民在同一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导致农民退耕还林后的收入不增反降。由于西南地区人多地少,产业转移困难,农民在退耕还林后面临生计问题,不得不继续依赖土地进行农业生产,这反过来又对生态环境形成持续的压力和破坏。

其次,资金来源单一,主要依赖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导致补偿资金不足且分配不均,难以满足广泛的生态补偿需求。补偿管理部门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使得补偿政策执行效率低下,效果难以评估。同时,补偿主体和方式单一,未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补偿格局。

第三,耕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体系尚未完善,补偿标准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和透明度,难以确保补偿的公平性和有效性。这些困境严重制约了西南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亟待通过政策创新和制度改革加以解决。

创新西南地区耕地补偿机制的建议

针对上述难题与困境,要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就要在准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寻求生态保护与粮食生产协同共生的新路径,以系统思维做好“明晰责任、拓展资金、构建标准、多元参与”等方面的工作。

明确补偿主客体权责,推动耕地生态保护多元化参与。明确补偿主体与客体权责是创新西南地区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政府需强化法规制定和资金引导,鼓励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耕地生态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良好氛围。同时,借助土壤监测、生态功能评估等科学手段,对生态保护贡献度不同的农户、集体进行精准识别和差异化补偿,确保补偿资金真正用于激励和保护耕地生态。这种精准识别和差异化补偿的方式,能够提高补偿机制的公平性和效率,激发农户和集体的生态保护积极性,形成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拓宽补偿资金筹集路径,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耕地保护。拓宽补偿资金筹集路径是创新西南地区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除了依赖传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外,应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筹资方式。如发行地方政府绿色债券、利用债券市场筹集资金、专门支持耕地生态保护项目等。同时,搭建耕地生态权益交易平台,允许生态保护者将生态权益进行市场化交易,不仅能够为生态保护者带来经济回报,还能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耕地生态保护。这些举措不仅能够为耕地生态保护提供更为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还能通过市场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耕地生态保护工作深入开展。

构建差异化补偿标准体系,实现生态保护与粮食生产协同激励。构建差异化补偿标准体系是创新西南地区耕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这一体系需综合考虑水土流失敏感性、水源涵养重要性等生态因素,以及土壤质量、粮食产能等经济因素,确保补偿标准既符合生态保护需求,又能激励粮食增产。对于生态脆弱或水源保护关键区域,应设定更高补偿标准,鼓励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同时,针对土壤肥沃、产能高的耕地,通过合理的补偿机制,保障农户收益,促进粮食稳产高产。这种差异化补偿策略,旨在实现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双赢,提升耕地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强化监测评估与深化公众参与,保障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运行。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全面监测耕地生态状况,定期评估耕地生态和粮食产出绩效,为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设立耕地生态补偿理事会,邀请农户代表参与监督,增强机制透明度和公信力,激发农户参与保护的积极性。此外,通过举办生态农耕培训、科普讲堂等活动,提升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技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重庆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