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制度传承发扬好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10-24 08:39:05 浏览()次

“一条古蜀道,半部华夏史。”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古蜀道翠云廊段有一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现存古柏7778株,平均树龄1050年,最高树龄达2300年。

翠云廊千年古柏历经风雨仍根深叶茂,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时至今日,广元当地又推出古柏离任交接制度和“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人”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等制度,全方位保护千年古柏。

何谓“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制度?明正德年间,剑州州官李壁号令全州人民在古蜀道上大量种植柏树,并颁布了植树、护树制度。所谓“官民相禁剪伐”制度,是指禁止官员和百姓随意砍伐树木的管理制度,该制度要求官员和百姓共同遵守,无论谁违反制度规定,都须受到惩处。所谓“交树交印”制度,是指地方官员在新官和旧官交接任时,新旧官员要相互清点古柏数量、核查古柏存活及生长等状况,旨在对官员们进行政绩考核。实践证明,“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制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征程上,要将这两项制度进一步发扬光大。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靠他律,也靠自律。他律通过自律加以内化,才能形成高水平保护的行为自觉。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领导干部。要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刚性制度来引领和约束其相关决策及行为。《广元市林长离任交接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十九条措施》《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广元市古树名木保护责任清单》以及《剑阁县蜀道古柏离任交接制度》《梓潼县古柏资源离任审计交接管理办法》《梓潼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规定,将历史上植柏护柏形成的经验上升为制度,推动爱树护树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翠云廊古柏“离任交接”制度发展至今,已不是简单统计树木数量变化,而是更注重辖区内古柏的综合状态,古柏保护离任交接内容已扩大为管护范围、古柏数量、生长状况和履职情况等。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真抓,靠的是严管。“真抓”的关键是持续强化“关键少数”切实扛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以上率下,推动各级部门守土尽责。翠云廊的每一株古树,都有专人负责、有专门的档案、有专门的保护措施。实施“一树一档”挂牌保护、“一树一专班”日常巡护、“一树一策”科学救护等举措,每一株古树都有了专属守护团队和专门保护方案。“严管”的关键是加强对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并考核问责,把追责结果与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前途挂钩并终身追究。有了“真抓严管”,才能强化负面清单管理,更好落实排污者生态环境责任。

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翠云廊附近的百姓自古就将植树护路当作行善积德的义举。当地曾有这样的记载,清朝年间,有人因砍掉一株柏树受罚以致“羞愤而死”,足可见人们保护古柏的自觉意识多么强烈。正是制度的有效约束和群众的有力保护,才让翠云廊得以延续千年。要深入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培育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加快形成全民生态自觉。“点树交印”古制巡演每天在翠云廊千年古柏下上演,前后两任县令一路巡查、清点古柏、交代管理注意事项,将“点树交印”的场景鲜活地呈现在游人眼前。像浙江杭州的“秸秆银行”、广元剑阁的“古柏认捐”、四川泸定县首创“垃圾银行”等先行先试探索,不仅充分都体现了人民的生态智慧和创新精神,而且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创造性。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把美丽中国建设转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将生态价值观根植于心、付之于行。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期制,健全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变动交接制度。”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当从“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制度中吸取营养,充分发挥良法善治的力量,汇聚全民行动的合力,携手同心、不懈奋斗,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