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这4项工程成功入选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9-04 01:26:42 浏览()次

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8项,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自2014年设立,旨在梳理世界灌溉文明发展脉络、促进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总结传统灌溉工程优秀的治水智慧,为可持续灌溉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启示。今年与中国的4项遗产同时列入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还有来自印度、伊朗、伊拉克、日本、南非、土耳其的14个项目。

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量已达到177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的20个国家。

中国灌溉工程的建设发展伴随和支撑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特有的自然气候条件使灌溉成为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历史上建设了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区域特色鲜明的灌溉工程,许多至今仍在发挥功能。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几乎涵盖灌溉工程的所有类型,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

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成立于1950年,是以国际灌溉、排水及防洪前沿科技交流及应用推广为宗旨的专业类国际组织,成员包括91个国家和地区委员会,覆盖全球90%以上的灌溉面积。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暨第9届亚洲区域会议于9月1日—9月7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

 

新疆吐鲁番坎儿井:

图为新疆吐鲁番坎儿井。水利部供图

骄阳似火,火焰山脚下却分布着片片绿洲。这要归功于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地下灌溉水利工程——坎儿井,将源自天山博格达峰的冰山融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绿洲深处的农舍、田园。

坎儿井的修建历史悠久,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水利灌溉系统。目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坎儿井约1540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吐鲁番盆地是新疆坎儿井分布最多、最集中的地区,共有坎儿井1108条,暗渠总长3200多公里,年径流量1.14亿立方米,滋润了绿洲人的生活。

现有考古研究证实,吐鲁番坎儿井至少拥有600年以上的历史。而据部分专家推测,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吐鲁番就已经有了坎儿井的身影。吐鲁番坎儿井在清代迎来了第一次修建的高潮,在林则徐、左宗棠等人的带领下,各族人民在吐鲁番开挖了大量坎儿井。至今,部分吐鲁番人还亲切地称呼坎儿井为“林公井”。

一个完整的坎儿井系统,主要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这四部分组成。它虽然叫作井,实际上却是一条水渠。其中暗渠就是地下渠道,明渠是地面渠道,涝坝是蓄水池,而竖井就是修建坎儿井时的施工井和通风管道。

作为至今依然在使用的“活的文化遗产”,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被誉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一样凝结着古代各族人民的辛勤与智慧,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被称为“地下水长城”。

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

图为徽州堨坝。水利部供图

徽州堨(è)坝—婺源石堨是由徽州区人民政府和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民政府共同申报的灌溉工程遗产。

徽州堨主体段位于徽州区西溪南镇,由上游二坝水库和南北干渠,中下游昌堨、条垅堨、雷堨、吕堨等水渠组成,时间最长的鲍南堨建成至今已1700年,最短的条垅堨距今也有500年。徽州先民“筑堨坝以挡水、挖塘陂以存水,修渠圳以引水”,以堨坝为核心工程,修建包括山塘、圳渠水口、水街、水井等,构成顺应自然、精巧完善的灌溉工程体系。

徽州堨坝灌溉全镇中部和东部沿丰乐河两岸近万亩良田,天然呈现近千亩绵延6公里湿地枫杨林,寿带鸟、白鹭等280余种野生动物常年栖息。

徽州堨坝这一活着的古代灌溉工程遗产文化具有“多级水源,高效互补、上塘下堨、塘堨并举、系统控流,村水共生、拦引蓄泄,立体防洪,循环生态,人水和谐,堨首制度”等独特建设管理体系,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为婺源石堨。水利部供图

婺源石堨是位于婺源境内的一种古老的水利工程,也称堨,常用坚固石材筑成的水坝,用来拦截水流,提高水位,用以灌溉及提供生活水源。婺源石堨的开发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截至2023年,婺源县坝长5米以上、水位上下游高差0.8米以上的石堨,共计2052座,数量之多世所罕见。

婺源石堨灌排体系尊重自然环境,遵循自然规律,通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科学建设,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价值理念。石堨工程梯级分散布置于大小不同的河流,通过拦河建堨,积蓄水体,减少了石堨规模,能够有效减少地面冲刷,有效拦截水流所挟带的泥沙,秋冬季节村民还能够掏取淤积泥沙回补水土流失。石堨沿河多级布置,形成了石堨—水潭—渠系—农田—湿地—植物—动物—村庄的生态系统,调节了区域气候,提升了水质,为生物栖息地提供了优质的生态环境。

陕西汉阴凤堰梯田:

陕西汉阴凤堰梯田。水利部供图

凤堰古梯田景区位于陕西省汉阴县漩涡镇,距今逾250年,是秦巴山区考古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

面对汉江两岸类型迥异的地形地貌,不同历史时期,汉阴先民“以水为先”,充分利用地形和水流特性,发展出适应环境的多种灌溉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用水经验,从抱瓮灌溉、桔槔,到筒车、翻车,提水方式渐次运用,从筑堰挡水、修渠引水,再到梯田的保土蓄水,灌溉技术逐步演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堪称灌溉技术发展史的缩影。

凤堰古梯田包括凤江梯田和堰坪梯田,分布在海拔500米至650米之间,连片共1.2万余亩。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级数均在200级左右,梯级层高0.3—1米不等,每级宽3至15米,最长处达600余米。

凤堰古梯田在建设、改造和利用上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利用凤凰山溪进行自流灌溉,配合当地人工开挖的沟渠与堰塘,承接从高山森林自上而下的水流与渗出的泉水,渠必连塘,池塘和田之间用渠道连接衔合,依靠黄龙沟 、茨沟、冷水沟、龙王沟4条溪水自流灌溉,构成如血管一样的体系。丰沛的自然水源使得梯田内部沟渠纵横,灌溉系统完备,构成“田、渠、塘、溪”灌溉体系。

2010年凤堰古梯田被评为“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13年被陕西省水利厅命名为省级水利风景区,2014年被当时的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美丽田园”。

重庆秀山巨丰堰:

重庆秀山巨丰堰。水利部供图

重庆秀山巨丰堰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即公元1767年,由秀山县当地居民集资修建,后经历代朝廷扩建与改造,至今已灌溉257年,达到了灌溉面积为1.2万亩的规模,是秀山县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

重庆秀山巨丰堰为清朝“改土归流”后应需而建,集防洪、灌溉、排沙等功能于一身的枢纽工程,其布局合理、结构科学,是丘陵山区引水灌溉枢纽的典范。特别是巨丰堰的“立体化”灌溉工程体系是适应丘陵山区灌溉需求的典型工程规划,体现了秀山古代人民治水用水的智慧结晶,其渡槽工程三拱桥是目前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仍在使用的砌石渡槽,渠—渠—河三层立交形成了高水高灌、低水低灌的特色灌溉模式。

随着人口聚集和社会发展,秀山后来又修建了永丰、黄角堰,进一步完善并延伸了其灌溉范围,为平江河沿岸的广袤沃土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灌溉范围达1.6万亩,实现了人水和谐发展。巨丰堰还保存有两座古碑,分别刻于清咸丰至清道光年间,碑文明确了原产权归属及管理制度,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编辑:程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