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托里镇大庄子南村的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61岁的枸杞种植户陈华敬正忙着除草、修枝。随着枸杞采摘季的到来,他迎来了一年里难得的收获时节。枝头挂满了一颗颗红似玛瑙的枸杞,丰收的喜悦洋溢在脸上。
枸杞种植户陈华敬。
近年来,精河县以打造绿色枸杞产业为目标,将绿色标准贯穿种植、加工等环节,实现了枸杞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如今,枸杞产值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18.92%,枸杞亩均纯收益超5000元,吸纳一二三产就业3.2万人。
实现枸杞全产业链绿色发展
“这几年,县里推广枸杞绿色标准化种植,我们使用的肥料和农药都由县里统一提供,全部达到国家绿色标准。”陈华敬介绍:“推广绿色种植后,禁止使用除草剂,全部采用人工或者机械除草,虽然辛苦点,但保证了精河枸杞绿色健康的口碑,能卖出好价钱。”
精河县的枸杞之所以品质高、销路畅,与当地优质的自然资源禀赋分不开。“北纬44°”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枸杞产区独有的地理特征:典型的北温带干旱荒漠大陆性气候、2700小时以上的日照、天山雪融水浇灌和近百年的栽培历史,形成最适宜枸杞成长的“温床”。枸杞是精河县独具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也是当地著名的“红色名片”。目前,精河县枸杞种植面积10.3万亩,总产量占到全疆的70%以上。
不仅如此,近年来,精河县还围绕绿色枸杞产业发展,创新生产运营模式,发展绿色健康林果业。
精河县枸杞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玉玲介绍:“我们秉承‘良种良法,良种先行’的发展理念,从源头抓起,加强良种繁育,建立采穗圃2207亩、育苗基地500亩、育苗钢架大棚300座,年育苗能力达到3000万株以上。”
随着绿色枸杞标准化种植的积极推行,枸杞产业逐渐实现标准化、规模化、有机化、品牌化。赵玉玲说道:“我们先后建成绿色枸杞高标准示范基地3.8万亩、千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园14个,逐步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标准绿色生产。”
接下来,还将加快从托里镇到茫丁乡的30公里集中连片枸杞文化旅游绿色长廊的建设,在这里见证红枸杞成就绿产业的生动故事。
提高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促进文农旅融合发展
如今,在精河县的枸杞绿色标准化示范区核心种植带,枸杞全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管理、统一质量检测、统一收购销售”的“六统一”管理。同时,在生产加工端,规范所有从事枸杞加工的企业、合作社,严格按照国家绿色标准生产,统一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精河枸杞”商标和“精河枸杞”专用包装箱。“我们通过多样举措加快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提高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赵玉玲说道。
当走进精河县天山果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陈列间,枸杞啤酒、枸杞果酒以及枸杞凉茶、枸杞活力饮料、枸杞果汁饮料等产品琳琅满目,瞬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提高枸杞果品深加工率,能实现推动企业扩产能、增效益的目的。以新疆杞明星枸杞产业发展公司为例,企业新增枸杞果汁酿造线、枸杞啤酒酿造扩充线、枸杞啤酒瓶装线等6条生产线,新建枸杞原浆生产线、灌装生产线和枸杞锁鲜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未来,将力争实现枸杞果品深加工率达30%以上。
在拓展销售渠道方面,精河县通过各类文体活动以及电商、媒体等平台加大宣传推广,通过举办枸杞文化旅游节、枸杞文化长廊自行车健康骑游赛、枸杞文化长廊半程马拉松等系列活动,有效促进文农旅融合发展。
“未来,我们将继续抢抓‘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充分挖掘枸杞文化元素,结合地域特色,举办枸杞文化旅游节,丰富枸杞文化节、采摘节、订货会、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要素,促进枸杞文化旅游成为拉动枸杞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赵玉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