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此次申遗成功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在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包括世界自然遗产15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总数继续保持全球第一。这其中,既包括泰山、黄山、武夷山这样的巍峨名山,也包括九寨沟、黄龙、神农架等景色旖旎的秘境,以至于在网上搜索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标题中出现的多是“人类宝藏旅行目的地”“此生必去”等字眼。既是世界遗产,又是热门景区,在保护与开发中做好平衡,是各地必须面对的问题。
每逢假日,很多景区都会开启“人从众”模式,有网友感叹到处都是人山人海。景区过大的人流量,不仅会让服务打折扣、影响游览体验,而且容易对一些自然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造成不利影响。其实,我国早在2015年就出台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指导全国旅游景区开展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近年来,很多景区推出了预约管理制度,以更好地控制客流量。尽管如此,“拥挤不堪”仍然是游客在一些热门时段出游的切身体验。
发展旅游是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方式,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但旅游开发不仅要考虑游客的感受,还要考虑景区一草一木的“感受”。土生土长的草木生灵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过度的惊扰和破坏,会直接影响景区的生态。
今年5月20日,“休假”5年之久的黄山风景区天都峰恢复对外开放,在此之前,莲花峰的“假期”已经开始。自1987年开始,黄山已进行了4轮景区山峰轮休。自然景观跟人一样,长时间超负荷“工作”,也会透支,适当轮休就是为了展现更好的状态。监测数据表明,经过休养生息,天都峰的微生物、动植物分布均较轮休前有显著变化,动物活动更频繁活跃,植物生长更茂盛,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因此,地方在进行旅游开发时,需要统筹好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不被破坏。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需要全人类共同维护。但是,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成为影响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比如,近年不止一次出现游客踩踏丹霞地貌的情况,成都、卧龙等大熊猫基地多次出现游客投喂大熊猫、带宠物入内等情况,多人因此被列入“黑名单”。殊不知,丹霞地貌的一个脚印,需要60年的时间进行修复,人类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可能会让动物付出沉重的代价。为了炫耀也好,猎奇也罢,都不能成为伤害自然生态的借口。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每个人切实落实到行动上。要给自然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万物得以生长。唯有此,才能让自然遗产永续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