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为何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7-30 00:50:59 浏览()次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强调“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按照三中全会《决定》作出的部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形成一批新兴支柱产业,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何一再强调“因地制宜”?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决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等一系列部署。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传统产业各自特点不同,因地制宜体现在要重视产业差异,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相应的体制机制也各有侧重。”一位受访者表示,不同产业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因此面对不同的矛盾,需要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传统产业来说,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要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在标准制度上加以引领,更好支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来说,需要完善科技创新引领的激励和容错机制,引导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未来产业的孵化培育则需要长期的投入,发展耐心资本。

传统产业很好理解,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具体指什么?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未来产业”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这些都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发力方向。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

如果说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了新质生产力的方向,那么,传统产业是否会在未来发展中“掉队”?

针对这个问题,受访者一致认为,传统产业处于行业发展较为成熟阶段,虽然增量相对有限,并不一定是低端产业,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潜力是巨大的。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从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提出的原创性概念,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钢铁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围绕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三大方面,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我们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原动力不够,在技术进步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同时,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落地应用面临技术成本高、资金投入大、支持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亟须加强支持和引导。”姜维认为,与国外相比,我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起步较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低碳技术储备不足,研发攻关力量较为分散,国家层面尚未形成针对核心低碳共性技术的系统支持方案。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顶层设计、预前布局应给我们以启发、警醒,切实改变当前我国低碳技术攻关各自为战、重复投入、不成体系的现状,尽快形成我国低碳核心技术攻关顶层设计。

“我们鼓励钢企在决定中国钢铁未来的节能降碳关键前沿技术大规模开发上,多种途径利用资金和创新资源,推动共性技术协同研发,争取在世界新一轮绿色发展竞争中抢占先机。”姜维表示。

在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李琛看来,相对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呈现出颠覆性创新驱动、产业链条新、发展质量高等特征。其中,对传统水泥行业颠覆性最强、影响力最广的应该是数智技术与低碳技术,具有数智化绿色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特征。

“可以说,数智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是传统水泥行业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李琛介绍,在数智技术方面,水泥行业涌现出了一批智能工厂、5G工厂,适用于水泥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场景、无人矿山和智慧港口建设模式也在不断探索。未来,水泥行业应用数智技术的空间前景无限,我们要在拓宽场景和投入产出比方面下功夫,更好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绿色低碳技术方面,水泥行业每年都有几十家工厂能效步入世界领先水平,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矿山的企业用国际标准来衡量也处于先进水平。

“在效益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水泥行业应用风能、光伏发电储能一体化、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技术,开展了环保协同处置、原燃料替代等项目,不仅实现了绿色低碳发展,具备生态效益,还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回报。”李琛表示,围绕低碳技术,行业仍在深入探索。根据中国建材联合会公布的揭榜挂帅和获奖项目,有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熟料新型循环悬浮煅烧、辐射制冷水泥基超材料、数字智能感知混凝土、氢能煅烧熟料、“零外购电”“零化石能源”“零一次资源”“零碳工厂”“零废弃物”技术、超净排放滤料制备技术及智能除尘系统、低碳减氮超大规模水泥生产技术、智能化低碳工程设计、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功能化制备、特高拱坝微膨胀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等。

完善首台(套)等应用政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结合的产物。

《决定》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

对此,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王亦宁认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抓手是数字化和绿色化“两个轮子一起转”,要素在于强化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多维赋能。

据了解,近年来,为鼓励创新技术落地,国家层面相继出台了《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平等参与企业招标投标活动的指导意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等,为我国环保产业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以上四项政策中,与‘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直接相关的就有两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国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知识产权、尚未取得明显市场业绩的装备产品,包括整机设备、核心系统和关键零部件等。这些政策的提出,显示了‘首台(套)’内涵、外延的重大变化。”王亦宁表示,此次《决定》提出完善首台(套)等应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的说法,对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据他介绍,目前,国家已经从多个方面扶植和鼓励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营造必要的政策环境。在政府采购方面,支持各级财政资金采购首台(套)指导目录下的设备;在央企、国企采购方面,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招标投标首购、订购创新产品和服务;在招投标方面,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参与招标投标视同满足市场占有率、使用业绩等要求。此外,在金融支持方面,对已投保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一般不再收取质量保证金,政府采购、产业基础再造、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财政资金优先支持首台(套)重大装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