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生态环境部门如何用好“大党(工)委”平台这个大舞台?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6-14 10:28:27 浏览()次

为实现区域党建系统化、常态化,最大限度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目前,一些地方的镇街、村居普遍成立了由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学校等单位党组织组成的“大党(工)委”联席议事机构,目的是形成大事共议、实事共办、要事共决、急事共商、难事共解的基层工作机制。笔者建议,生态环境部门党组织依托“大党(工)委”平台,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和公众参与,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活动共办、合作共赢的党建联动工作格局。

一是编制一张资源清单。生态环境部门主动作为,向所在区域的镇街、村居“大党(工)委”平台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资源清单和项目清单,构建资源信息库。实施菜单式管理,“大党(工)委”成员单位可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实践内容“点菜”,生态环境部门提供资源链接和服务,实现供给需求有效对接、区域党建共融、信息互通。

二是把握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以文明创建、公共服务、公益活动、困难帮扶、爱国卫生、生态环境宣传等内容为载体,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加镇街、村居“大党(工)委”组织的活动,在一线淬炼队伍,培养锻炼党员干部,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听民意、解民忧。另一条主线是以生态环境实践活动为载体,生态环境部门依托镇街、村居大党(工)委平台,主动为镇街、村居、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各行各业党组织提供以生态环境保护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党建联建活动方案,为他们开展生态环境实践主题党建活动、主题党日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和帮助,进一步加强党组织之间的横向沟通联系,实现互联互通互动,双向奔赴汇集力量。

三是聚焦“三个创新”。创新党员志愿服务机制,着力在为民服务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积极性,定期到村居开展主题党日和志愿服务活动,发挥资源优势,党组织领办村居“微项目”,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为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展现生态环境党员干部精气神。创新生态环境部门党员在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动员党员回居住地党组织报到,结合自身特长,发挥专业知识优势。主动参加村居网格党组织、党群服务队举办的垃圾分类、爱绿护绿、环境保护公众监督等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完成组织事,参与公益事,管好家庭事,干好本职事,成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员、生力军。创新辖区单位资源共享机制,生态环境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敞开合作大门,与“大党(工)委”其他成员单位共享资源和党建阵地、实践基地,实现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优势互补。

四是开展“四进”活动。依托镇街、村居“大党(工)委”平台,深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行动进机关、进企业、进村居、进学校活动,针对不同对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环境实践主题活动。通过镇街、村居“大党(工)委”平台以及居住地党员、居民等“微信群”推送信息,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提升公众生态文明素养。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干部、居民群众、中小学生参观生态环境部门的实验室、宣教场馆等场所,让更多人了解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进而更加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环境实践活动。

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大党(工)委”成员单位,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主动作为,将镇街、村居“大党(工)委”平台作为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舞台,创品牌、出精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推动基层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长洲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