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光伏治沙项目要以保护好生态为前提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4-05-30 00:40:59 浏览()次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光伏治沙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推进荒漠化防治与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促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

光伏电站发展高度依赖土地,在沙漠、戈壁和荒漠化地区发展光伏产业,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还可以通过合理布局设计改善当地的小气候。沙漠中林立的光伏发电板,可以遮挡强烈阳光直射、减少地表水的蒸发、降低沙漠风速,有助于植被的生长,起到防沙治沙的效果。例如,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库布其沙漠腹地,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用19.6万块光伏板拼成的巨型光伏电站。光伏板下,药材和牧草蔓发,绿意盎然。这种“光伏+治沙”新模式能够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防沙治沙对于沙漠光伏产业的发展同样至关重要。今年4月,受沙尘暴影响,新疆某地在建光伏项目被大面积破坏,很多光伏组件及支架被大风掀翻,损失惨重。沙尘天气不仅会对光伏板造成直接的破坏,还会影响发电效率,研究表明,沙尘覆盖能导致发电效率下降20%至60%,严重影响光伏电站的能源产出。科学有序发展“光伏+治沙”项目,是沙漠光伏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之举。

然而,目前一些荒漠化地方为了抢占先机,盲目快速上马光伏项目,并没有配套科学的环境治理举措,光伏项目在建设、施工和运营等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扰动,不仅未能防沙减沙,反而加急当地的荒漠化程度。比如,有的光伏电站在建设过程中对原生植被和地表结皮产生破坏,加剧局地水土流失和扬尘问题。有的光伏电站利用地下水清洗光伏电站电池板,让本就短缺的水资源更加捉襟见肘。还有的光伏电站将损坏的光伏组件直接焚烧或就地掩埋,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了二次污染。

沙漠、戈壁、荒漠属于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很难恢复。通知的发布很及时且有针对性,有助于遏制当前沙漠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破坏问题,为促进光伏产业和防沙治沙融合发展提供了遵循。各地要认真落实通知要求,以保护好生态为前提,规范“光伏+治沙”项目发展,努力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要合理规划建设布局,从源头减少光伏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扰动。优先利用未经治理的沙化土地,综合当地气象、水资源、地质等因素,合理确定光伏电站场址范围和建设规模。科学制定防沙治沙方案或草原修复方案,光伏治沙电站建设与防沙治沙措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运”。同时,尽快建立长效运行维护机制。建立光伏组件回收利用机制,实现废旧光伏组件高效处置再利用,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及其他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必要的生态用水,持续巩固防沙治沙成果。

此外,要做好全过程监管。结合本地区沙化土地治理的特点,建立光伏治沙效果评价体系。主管部门要将光伏治沙项目建设运行情况纳入日常监管,对光伏治沙项目在建设和运行维护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及时督促整改。

“光伏+治沙”是我国探索出的荒漠化综合治理新思路,对于推进生态治理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守住生态环境底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把更多不毛之地打造成能源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