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发展高级别论坛吹风会召开。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和对外合作交流中心负责人在会上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中国环境报记者提问。
图为记者在新闻中心吹风会上向相关负责人提问。本报记者曾震摄
当被问及“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自2019年启动以来,开展了哪些工作、有哪些进展成效时,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于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由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启动。截至2023年10月,联盟已有来自40余个国家的150多家合作伙伴。今年5月,联盟召开了首届会员大会,标志着联盟成为首个在绿色“一带一路”框架下、由全球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相关领域的非政府组织、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性环保社会团体。联盟的成立为推动共建国家绿色低碳转型、携手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搭建了机制性的、国际性的多边合作平台,并为中国政府绿色“一带一路”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联盟主要开展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对话交流,为中外合作伙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联盟已启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等10个专题伙伴关系,举办绿色发展圆桌会、“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等70余场活动。二是开展联合研究,提供技术支持。联盟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指南》《“一带一路”绿色案例报告》等研究报告近20份,分享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为中国及共建国家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等相关方推动和参与绿色“一带一路”提出政策建议。三是开展能力建设和产业交流合作,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和“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帮助相关国家提升环境管理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水平,与“一带一路”媒体传播联盟共同启动《绿色丝路行》国际传播项目,分享绿色发展理念、经验、实践案例和合作成果。
相关负责人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所有伙伴共同参与的“交响乐”。中国欢迎更多合作伙伴加入联盟,期待同合作伙伴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全方位合作,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加快落实2030年议程、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