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阆中因地制宜,全民共治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9-29 00:43:00 浏览()次

被评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成为第二批省级生态县……近年来,四川省南充阆中市厚植绿色生态底色,不断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构建全民生态保护共治“大环保”格局,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从污水靠泼到分类处理

阆中市天宫镇五龙村村民王素清的家独自在坡地上,方圆300米内没有邻居。过去,王素清只能把生活污水泼到户外。如今,屋前菜地旁建起了沼气池和储液池,污水通过管道汇入池中,经厌氧发酵和沉淀分离后可以浇地,实现资源化利用。

在阆中,像王素清一样情况的村民不在少数。阆中市辖区内多低山丘陵,既有人口较多的聚居区,又有居住在丘陵上的单家独户,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排放分散、水质水量波动性大等特点,如何有针对性治理?

近年来,阆中坚持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就地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探索出了丘陵地区“技术精准化、建管专业化、投入多元化”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资金从哪来是阆中首先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国有公司融资、向上争取项目、本级财政预算等多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南充市阆中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波表示,他们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社会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治污水。“通过多元化投入,我们已筹集资金3亿余元,并把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的项目统筹打捆实施,‘握紧拳头’合力治理,有效防止重复建设、资金浪费。”刘波告诉记者。

资金解决了,如何因地制宜做到精准治污?

对地形地貌复杂、距离城镇较远的单家独户,采用‘沼气池+储液池+农田利用’等工艺,把生活污水治理与“改厨改厕”紧密结合;对于场镇周边农户,采取就地修建化粪池进行预处理,再通过延伸配套收集管网,就近接入乡镇污水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阆中按照“宜集则集、宜分则分”的原则对农村生活污水分类施策。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设施1500余座,行政村覆盖率达90%,农户受益率七成以上。

为做好后期统筹运营和监管工作,阆中将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管理权限统一转交村镇供排水公司,实行企业化运行、专业化管理。“我们同时聘请当地环保网格员每天巡查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和管网情况。”刘波表示。

“自从有了污水处理站,异味没了,苍蝇、蚊子少了。”作为五龙村污水处理站的兼职监督员,近年来村里污水的变化让严兴荣很感慨。

如今,阆中建设的90座集中污水处理设施中,78座日处理能力达50吨及以上的污水处理站由阆中市村镇供排水有限公司建设运营,其余由乡镇或街道负责。“村民可随时随地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公示牌上的监管责任人和联系电话进行监督举报,既能提升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效果,更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天宫镇镇长杨凇说道。

铁腕整治河道采砂乱象

阆中位于嘉陵江中上游,近年来,阆中立足自身砂石资源禀赋优势,以河湖“清四乱”和采砂专项整治为契机,高举河湖长制“利剑”清源荡浊,探索出砂石行业由“乱”而“治”的规范管理之路,为美丽河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三批典型案例中,通报了阆中市禁渔期违规采砂的问题。“我们以此为契机,高度重视违规采砂行为,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砂石资源规范管理领导小组,设立355名行政河长、3名记者河长、15名河道警长、2名河道检察长、31个市级联络单位。并成立河湖保护服务中心,使砂石资源规范管理责有所属、职有专司。”阆中市水务局局长何力告诉记者,他们出台《阆中市规范砂石资源管理工作方案》,主动邀请四川大学行业权威专家高标准制定彭城坝、高家坝和严家山问题整改方案,挂图作战。

为推动砂石行业整体规范运营,阆中坚持“需求导向、生态保护、规模集约、矿地利用”的原则,拆除所有环保不达标的砂石厂,统筹规划并新建白沙坝、七里工业园区等5处“园林式”砂石园区。“园区集标准化码头、加工厂区、原料仓储区于一体,既解决了原料随意堆放、侵占岸线等河湖‘四乱’问题,又有效实现了厂区全密闭、砂石‘颗料入园’。”阆中城市建设经营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小洲说道。

同时,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和区域监控中心,每艘采砂船舶均安装定位监控系统,5个砂石园区均建立全封闭式围挡且仅设一个出入卡口,卡口处安装视频监控定位系统,实现了对采砂业主、采砂机具、运砂工具等关键要素的全天候、无死角立体管控,杜绝砂石资源“跑冒滴漏”,确保砂石资源开采科学有序、合规合法。

“我们还积极推动建立‘网格+执法’的综合监管机制,从生态环境、公安等部门抽调具备执法资格、执法经验丰富的执法人员,组建砂石网格化监管执法队伍,通过包干分片、交叉检查、现场巡查等方式,适时开展日常巡查监管和不定期综合执法。”南充市阆中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专职副大队长侯焜介绍,2022年以来,共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0余次,破获非法采矿案6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37人,涉案金额共300余万元。

通过整治,阆中恢复河道岸线约7千米,昔日满目疮痍的“砂石坑洼”变身“水绿融合”生态园林,一江清水见证河滩美丽蝶变。

构建全民生态保护共治“大格局”

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治理河道采砂乱象只是阆中建立共护共治“大环保”格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阆中积极推动各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压实各方责任,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向好。

阆中生态环境部门牵头组织成立污染防治“三大战役”领导小组等议事机构,全面落实生态环保“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先后制定出台《阆中市污染防治“八大战役”实施方案》《阆中市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同时,加强监管执法力度,2022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依法检查各类污染源705家次,督促整改生态环境问题54个,依法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家。

不仅如此,乡镇、街道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片区环境监管所,持续完善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实现了环境监管全域覆盖。财政部门将生态环保资金纳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阆中各行业部门也积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形成环保合力。

“通过一系列举措,我们切实解决了嘉陵江河湖岸线生态屏障修复、古城水环境综合治理、七江新区雨污分流以及‘三禁’和扬尘整治等一系列难题。”阆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寇银德告诉记者。

政府部门做好监管服务外,在阆中,社会大众也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当好“践行者”。

为进一步提升公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阆中生态环境局联合市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制定“小手牵大手、环保齐步走”行动方案,通过“环保童心”进校园等系列实践活动,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家人及市民自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联合共青团阆中市委制定“青春志愿、助力环保”行动方案,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组织全市各级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和共青团组织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青春守护母亲河”延伸到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推动阆中“一江四河”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的力度。

“我们还积极推动‘六五环境日’‘净摊行动’等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和鹤峰乡罗汉山村、沙溪办事处兰家坝社区及重点企业的共驻共建活动,推动全市城乡生态环境宣传教育进一步走深走实。”刘波说道,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加强社会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阆中全力推动形成市委市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乡镇履职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大环保”格局。

编辑:程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