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协同互补,荒芜干热河谷变成绿色“聚宝盆”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9-25 00:42:03 浏览()次

蓝天白云下一颗颗青翠欲滴的柠檬、柑橘缀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九月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满目苍绿,昔日荒芜的干热河谷上瓜果飘香,柑橘、柠檬等果树长势喜人。

 

 

近年来,红河县坚持以“两山”理念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围绕“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目标,以打造具有热区特质的干热河谷综合保护修复和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县为抓手,突出政策导向、项目抓手、产业牵引,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有效衔接、协同互补、系统发力,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使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并向金山银山转化。

“红河县境内1200米以下干热河谷光热资源丰富,面积56.94万亩,有‘天然温室’的美誉,是发展热带经济果蔬的理想之地,但年降水只有800多毫米,且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四倍,灌溉用水不足是干热河谷生态保护修复的瓶颈。”红河县副县长石家强介绍。

水是干热河谷的“生命线”,是热区综合保护修复的“命脉”。为解决干热河谷灌溉用水问题,红河县以水为突破,依托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立体循环系统,利用森林涵养水源功能,将梯田水系引入干热河谷灌区,创新“高水低用、河库连通、引流为先、改沟为管、综合保护”工作思路,实施“一河五库”连通工程项目,连通处于高海拔区域的利博河与阿扎河水库、俄垤水库等5个水库,同步推进本那河大(二)型水库、红河谷大型灌区等水库建设项目,县域内天然水网互联互通,高效节水灌溉网初具规模,实现年节水量达582.89万立方米,农业水利化程度增至55%,有效解决干热河谷灌溉用水问题。

红河县引入世界农用林中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部门,创建红河谷山地未来创新中心,联合攻关干热河谷保护性开发难题,深度开发干热河谷地区农林种质资源和生物资源。同时,以红河谷50万亩热区综合保护修复为载体,统筹推进生态修复与热区开发,发展热区水果面积21.5万亩,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率达58.3%,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16年的51.58%提高到2022年的60.48%,干热河谷区域水果产业产值达8.0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14267户农户共同发展热区产业10.5万亩,户均年增收2.55万元。

 

 

走进红河鼎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柑橘基地,一阵阵沁人心脾的清新果香扑面而来,放眼望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标语在果林里格外醒目,连片种植的柑橘树延伸向远方。

“红河干热河谷地区因日照充足、早晚温差大,对种植柑橘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截至目前,公司共流转土地1300余亩,种植沃柑1100余亩、红美人200余亩。我们的柑橘除了在国内销售,还出口缅甸、柬埔寨。”红河鼎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群说,公司还持续向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就业,实现了生态修复、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昔日的荒山薄地变成了如今满山的绿色果林,变成了当地人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下一步,红河县将持续以“两山”理念为指引,充分发挥热区、科技、文化三大资源优势,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之路上走深、走实、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