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后,企业的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大幅度下降,实际上缴的环境保护税也逐年下降,从原先的一亿多元到2000余万元,整体降幅66%以上。”
9月8日,在2023第四届全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大会上,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副总裁朱平分享了企业近年来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带来的成果。
不久前,南钢“有组织”“无组织”“清洁运输”三个方面全流程全工序通过了超低排放评估和公示。改造完成后,吨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分别降低60%、75%、90%,环保指标进入行业先进水平。
图为南钢鸟瞰图。
从“钢铁侠”到“绿巨人”
走进南钢厂区,烟囱排放没有了白色烟雾,全封闭的厂房和厂区道路干净如洗,50台已投用的电动重卡在厂内穿梭,整洁的厂容和优美的环境令人印象深刻。
“每年有一万多名学生和游客,来到这儿体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平向记者介绍,如今的南钢已经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生态湿地园、钢铁博物馆、党建陈列馆、霸王山纪念馆等一批参观景点让厂区成为不少游客打卡之地。
从“钢铁侠”到“绿巨人”的华丽转型,是南钢近年来将绿色发展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介绍,“十三五”以来企业累计投入100多亿元,实施环境治理项目100余项,全力构建钢铁全流程、业务全覆盖的低碳生态,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降耗、环保治理设施。
为做到“用矿不见矿”,南钢建成了四座总面积10万平米的环保全封闭、智能化机械料棚,可储存100万吨铁矿粉。其中C型料棚取消堆取料机和人工作业,实现智能化“黑灯工厂”。
图为南钢厂区一角。
为实现“用煤不见煤,用焦不见焦”,南钢新建了24个煤筒仓和39个焦炭仓,筒仓顶部底部进出料均为全封闭设计,解决了煤和焦炭露天堆放的扬尘和物料损耗问题,同时实现仓储无人化操作。
为干环保更立足环保,南钢投入40亿元进行投资并购,已形成3家能源公司、10家环保公司的能源环保产业平台,拥有柏中环境、中荷环保、金瀚环保等核心企业,涵盖水废、固废、气废处理及能源领域,项目遍布全国 2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为行业领先的环境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
在“双碳”技术创新上积极作为
绿色低碳是钢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随着钢铁下游用户提出“绿钢、低碳钢”新需求,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以及CBAM对钢铁绿色发展提出新要求等,钢铁行业面临严峻的碳经济挑战,低碳转型势在必行。
正如会上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所说,钢铁行业在巩固去产能成果的基础上,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氢冶金)、工艺优化(电炉钢)、产业耦合(智能制造),以产业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据了解,在低碳发展方面,南钢已经成立绿色低碳发展领导小组,确定了南钢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同时,建立完善 “双碳”工作推进体系,制定“碳十条”行动纲要。在新技术的应用上,南钢快速推广最新的节能低碳技术,全工序追求极致能效,五年来实施重点节能改造项目30余项,累计投资30亿元,在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减少碳排放总量方面成效显著。
朱平向记者举例,南钢通过在国内首创将转炉的汽化烟罩装置应用到电炉工序,从而将原来没有利用的850℃以上高温烟气的热量回收利用,一年可多发电2100万度;再如,将高炉和转炉湿法除尘改造为干法除尘,让转炉每吨钢可节电1.5度,每小时可节水810吨,而高炉一年可多发电5000万度。
今年8月,工信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低碳冶金技术攻关项目推荐工作的通知》,聚焦具备产业化示范应用条件的富氧/全氢气基直接还原、氢基熔融还原、氢冶金+近零碳排电炉等先进低碳冶金工艺技术,组织申报遴选攻关示范项目,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产能延期置换政策支持,延缓期限不超过5年。
对此,朱平认为,以氢代替碳,这是钢铁工业根本性的技术变革。对低碳冶金技术攻关给予产能延期置换的政策,将给钢铁头部企业极大的支持和鼓舞。为此,南钢成立了低碳研究院,制定碳减排的工艺路径和技术方案,不断跟踪研究从传统“碳冶金”到新型“氢冶金”的技术途径,同时推进CCUS等低碳示范项目的落地。
据介绍,目前,南钢在印尼建设650万吨焦炭项目具备大量富氢气体资源,为海外绿色钢厂(DRI+EAF)建设储备了关键资源,为大幅降碳提供更多技术选项。同时,南钢还携手中石化、南化、南京大学等共同推进建设5万吨/年钢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工业示范集成装置(CCUS)项目,并开展钢渣矿化和炼钢吹炼等二氧化碳多元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