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在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聚焦群众反映强烈、能抓得住、抓几年就能见到成效的几件事,集中资源,加快突破,形成标志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当前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遵循。
抓住重点、抓出成效,形成示范效应,从而带动整个工作全面提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很多问题,许多地方受资金、技术、人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如果采取“撒胡椒面”的方式,很难将工作做细做实,取得明显效果。这就需要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将其作为一个时期要推动的重点工作,下大力气去抓,直至抓出成效,让群众看到变化、从中受益,这也有助于增强全社会治污攻坚的信心。
我国生态环保工作中已经取得的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例,2013年年初的重霾天气让很多人不堪回首,当时多地空气质量指数“爆表”,部分监测点位PM2.5小时浓度最大值高达1000微克/立方米。希望能看到更多蓝天、呼吸上新鲜的空气成了人们的强烈愿望。也是在这一年,顺应人民的期待,我国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响了蓝天保卫战。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到2022年,我国在GDP翻了一番的情况下,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3%,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蓝天白云多了,百姓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水十条”的实施,推动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重大转折性变化。不管是汕头的练江、深圳的茅洲河,还是淄博的马踏湖,都一改昔日“脏乱差”的形象,恢复了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美景,更赢得了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口碑。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启动以来,始终聚焦群众关心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通过两轮压茬式督察,啃掉了很多“硬骨头”,消除了很多“老大难”,彻底解决了很多百姓的“心头之患”。两轮督察共受理转办群众信访举报28.7万件,到目前为止,已经办结或阶段办结28.6万件,一些重大突出问题整改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多赢。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一些环境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村口的臭水沟、家门口的垃圾站、小区附近的施工扬尘、楼下餐馆的油烟等,问题看似不大,但对身处其中的人影响不小,想彻底解决问题也不容易。对此,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好这些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的问题,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要找准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各地经济结构、发展水平等存在差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面临不同的难点和痛点,有的地方大气污染问题解决了,但水污染治理仍是难点。有的地方大气和水环境治理都取得了成效,但噪声油烟污染却是老大难。因此,各地应对自身情况进行科学分析评估,梳理问题、摸清底数,才能抓准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
对重点问题适当倾斜。要突出重点区域,严把关键环节,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一些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县市人力、财力有限,在解决环境问题时就不能搞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要找准薄弱环节和症结所在,在人力、财力等方面进行适当倾斜,集中力量攻关。
要紧抓不放、久久为功。许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多年没有解决,与其本身具有的顽固性、易反弹有很大关系。为此,要用最坚决的态度、最务实的作风,紧抓不放,持续推进,确保抓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过去的时间里,党和政府把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确保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未来,更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敢于迎难而上,持续攻坚,多打几个漂亮的标志性战役,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