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连日来,南昌市各地纷纷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进一步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市民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5月31日,南昌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召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之科技助力‘蓝天蓝’”六五主题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众介绍南昌市在大气污染防治上,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更新污染源排放清单,实施污染溯源解析等方面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6月3日至7日,由南昌市生态环境局、红谷滩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展览正式展出。此次主题展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展示南昌市碧水蓝天、城市风光、乡野村落、生物多样性保护、动植风景等内容的摄影作品,也有沉浸式趣味体验,还有环保骑行、VR垃圾分类游戏、碘钟实验、干冰实验等互动体验。“良好的环境离不开全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我们举办此次展览,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大家的环保热情,进一步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鼓励公众发挥监督作用,对身边的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零容忍’;另一方面,是向大家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携手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刘扬说。
为加强生态教育、增强环保意识,6月3日,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南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联合开展“童守护 可持续 向绿行”南昌市“世界环境日”主题研学活动,活动现场,讲解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有趣的低碳课,通过知识讲解和生活场景模拟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了如何计算家庭碳排放量,如何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与低碳生活方式等知识,让少年儿童在活动和实践中厚植生态环保理念,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6月5日当天上午,南昌市生态环境局、南昌市文联等9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美丽南昌·诗书画影”生态主题文艺作品展在江西省美术馆隆重举行。本次展览聚焦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主题,分五个篇章展出340件诗词歌赋、书法、美术、摄影等文艺作品。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形象地展示了近年来南昌市在生态修复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农村“两整治一提升”、城市公共空间打造等方面取得的新变化、新成就,表达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并享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保护红利等方面的幸福感、获得感,记录了美丽南昌建设的伟大进程。
“本次活动从最初的酝酿策划到最终呈现,前后历时半年。围绕生态主题,市文联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通过征稿、约稿、专题采风、主题创作等方式,共收到1200多件诗歌书法和美术摄影作品,我们从中遴选了340件优秀作品和艺术大家的特邀作品,共同构成了今天展览的五个篇章内容,这是继2022年“这座城——世纪影像南昌”大型图片展之后又一重磅作品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万晓东表示,今天展出的这些作品来源生活,主题突出、艺术精湛,各位艺术家充分发挥文艺力量,用笔墨谱写南昌的城市之美,用画卷描绘南昌的自然之美,用镜头记录南昌的生态之美,为市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市民流连忘返,南昌市各县区的活动也同样精彩。 东湖区开展了“快乐儿童节 绿色环境日”主题活动,邀请扬子洲镇学校学生赴扬子洲镇渔业村江豚湾观察、组织部分居民代表参观全区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成果等,营造了人人知环保、人人懂环保的氛围,让居民群众当好生态文明的传播者与践行者,在全社会营造了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
湾里管理局在招贤镇红湾社区举办了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的“六五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横幅悬挂、展板林立、人潮涌动,环保志愿者在宣传咨询台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积极向群众讲解、宣传环保知识和环保法律法规,并通过发放宣传折页及环保袋等形式,进一步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健康合理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西湖区在南站街道铁三西社区开展了六五世界环境日进社区活动。活动中,西湖区生态环境局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等方式,面对面为居民宣讲饮用水水源保护、低碳生活、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倡议绿色低碳生活,引导辖区居民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自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
进贤县罗溪镇积极开展“生态罗溪”建设,邀请业内专家进行生态环保宣传。人大代表们和党员干部走进讲堂、走上街头,以多种形式的环保主题宣传活动,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南昌高新区开展了多场以“鹤青计划”为主题的“六五环境日”主题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活动,不少社区开展“21天垃圾分类打卡计划”,活动吸引了近3000名居民参与。在艾溪湖湿地公园,来自企业、高校和社会群众组成的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带头分类、文明巡导等工作,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给来往的市民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