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国际零废物日,不只是一个开始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3-03-31 12:17:09 浏览()次

今天(3月30日),全球迎来了首个国际零废物日。

2022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正式承认零废物倡议的重要性,并宣布3月30日为国际零废物日,从2023年开始每年庆祝一次。

(上图为联合国官方微博账号截图)

零废物日不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更是对零废弃行动的着重强调。

在“攫取—生产—废弃”的线性经济模式下,只要生产生活在推进,废物就在不断产生。据估算,人类每年产生约22.4亿吨城市固体废物,其中只有55%在受控设施中得到处理。全球范围内,每分钟就有相当于一辆垃圾车的塑料被倒入海洋,世界海洋底部可能有至少1400万吨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全球粮食生产总量约1/3被白白损失和浪费,这些损失和浪费的粮食足以养活8.7亿人。大量废物的产生给地球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反过来也为人类生存带来了不利影响和安全隐患,成为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损失以及污染这三重地球危机的诱发因素。

(上图为联合国官方微博账号视频截图)

解铃还须系铃人。由人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废物及其影响,最终还要靠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去化解。废物经由人类制造产生,是否产生、产生多少、怎么处置,也掌握在人的手中。

实际上,在推进实现零废物目标方面,我国多年来已经采取了大量切实有效的行动。发展循环经济早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任务顺利推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和经验,正逐步在全国推开。通过公众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厚植了“无废”文化的土壤。在许多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环保组织的倡议和行动下,家庭零废弃、零废弃校园、零废弃办公、零废弃赛事等行动在不同的领域践行着零废物的理念。3个月产生的生活垃圾一个瓶子就能装完、两室一厅仅有6件家具、挑战不消费主义用百元生活一周……一些网络达人秀出零废弃极简生活,引领了绿色生活新时尚。

(上图为联合国官方微博账号视频截图)

零废物并不是完全没有废物,重点在于产生的废物通过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处理、处置好。对正在产生的废物健全管理,尽可能多地重复使用或回收资源;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废物,通过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支持社会向循环经济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废物产生,成为零废物倡议和行动的共同责任和目标。

实现零废物与生产消费的各个环节紧密相关,需要全社会广泛采取行动。对于政府决策者来说,应当大力扶持循环可持续的生产模式,推动相关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将对跳出线性经济模式的惯性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生产者而言,可以使用更少、产生影响更小的材料,把产品设计得经久耐用,进一步减少生产和运输中的污染和浪费。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改变生活和消费惯,尽可能多地重复使用、修复、妥善处理物品。只要在各环节都履对环境、对社会、对自己和子孙后代的责任,零废物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人类的共同家园也将因零废物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