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为我们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辉图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并在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中鲜明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我们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引领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向一个新时期。
一、理念之深刻变革: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一如既往地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并且有所发展创新。“两山”理论形象阐释了保护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作为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撑,否则不会持久、难以推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必须要有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发展本底和倒逼推动,否则寅吃卯粮、得不偿失。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镇江市上下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坚定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必胜信念,生态环境实现从严重透支到明显好转的历史性转变,有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镇江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13年的59.8%提升至2021年的79.2%,累计改善19.4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的72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6微克/立方米,累计改善50%,蓝天白云成为镇江城市美丽背景。从长江到运河,主要水体水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2022年上半年,镇江市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主要入江支流和太湖流域断面优Ⅲ类比例均为100%,长江干流4个断面均达Ⅱ类,长江中江豚频现。特别是今年以来,经受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大考”、部分环境指标波动的“冲击”以及“生态要提升”紧迫任务的“磨砺”,全市上下都对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国之大者”有了更深刻、更透彻的认识,各方面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工作力度有了明显提升。
二、现实之迫切需求:运用源头治理思维推动绿色发展,是镇江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当务之急
根据国际规律,发展在向现代化转型的时期,必须要实施一些具有突破性的战略,源头治理就是其中重要一项(所谓“源头治理”,狭义上理解,就是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结构调整;从广义上理解,还包括从源头上防治污染的一切根本性措施),这对镇江有着与众不同的现实意义。
(一)禀赋有优势但矛盾长期积累。镇江自然生态禀赋优越,北临长江,古运河穿城而过,素有“城市山林、大江风貌”的美称,但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不少矛盾,环境容量制约越来越明显。单位国土面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扬尘的排放强度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18倍、2.3倍和1.65倍,环境容量趋于饱和,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因素。
(二)结构有改善但尚未真正治本。近年来,镇江全面推进开发园区整合提升,积极构建绿色低碳产业链、供应链,但绿色发展转型依然任重道远。如能源结构不优,大部分依赖煤炭消耗;化工行业占比高,布局上靠近长江岸线;交通运输绿色转型不快,尾气排放依然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全市火电行业二氧化氯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在工业源中占比分别达76.2%和68.5%,化工行业VOCs排放量在工业源中占比达69.1%,移动源在PM2.5来源中的占比达到近四分之一。
(三)设施有加强但仍是突出短板。镇江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欠账较多,污水管网、农村污水治理等公益性强、周期长、收益率低的环境基础设施尤为突出。市区管网空白区面积约占建成区面积的14%,部分城镇污水厂进水BOD浓度普遍偏低。现有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距分类要求仍存差距,农村生活垃圾逐步纳入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生活垃圾混收混运现象仍然普遍,建筑垃圾、工程渣土依靠市场自发调节,城乡接合部和农村的垃圾露天焚烧现象依然存在。
三、未来之思考谋划:将源头治理与绿色发展紧密契合、统筹推进,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镇江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如何做好未来工作指出了明确路径。就镇江而言,我认为应重点做好3个方面:
(一)加快产业能源结构调整,在发展方式上求转变。以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逐步消解结构性排放的巨大压力。持续壮大“四群八链”,压减低端低效产能,常态化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严控新上“两高”项目。加快推进光伏、抽水蓄能项目建设,推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加大“减煤”工作力度。利用园区整合优化提升的有利契机,全面梳理保留园区(10+11+6)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基础设施情况,逐步完善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开展园区限值限量管理试点,从根本上强化园区污染治理能力,提升未来发展主阵地的环境承载能力。
(二)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补齐短板上下功夫。编制《镇江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立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库,分批实施、逐年完善,推动全市环境基础设施系统性提升。近期梳理摸排2023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在污水管网、VOCs收集治理、固废危废处置、“绿岛”设施等方面,建设一批当前急需、立竿见影的环境基础设施。远期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加快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保障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的长期有效供给。
(三)加快治理体系能力建设,在固本培元上求突破。发挥“厅市共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势,提高工作的系统性精准性。实行空气环境质量月度目标管理机制,强化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分级分类实施深度减排措施。用好水污染防治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工业、生活、农业“三源”同治,实施重点断面汇水区全流域综合治理。突出系统推进,综合考核,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和高质量考核融合互补,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合力。加快组建市生态环境监测站,建设镇江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归集和共享平台,统筹当前和长远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配齐配强关键岗位,激发活力动力。筹建市、县两级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储备库,发挥总量指标对绿色发展的引导作用,加强监测、监控、审批、执法等要素整合,高效联动,同步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