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对韩桂成来说,是横贯职业生涯的“终身大事”。
韩桂成大学时学的专业是资源环境区划与管理,1998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富阳,在生态环境局从事环境污染监管和污染防治,如今已经有20余年的时间,主要负责大气、水、噪声污染防治等工作。
韩桂成从小就生活在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三江汇流的五丰岛上,所以特别关心富春江的水质,也特别关心富阳的水生态环境变化。韩桂成回忆道,记得刚工作那会儿,富阳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鼎盛时期有400余家造纸企业,但随之而来的污染量也不断上升。
2010年,身边就有群众开始不断向韩桂成反映富春江水质变差,自来水都有一股奇怪的味道,空气里还弥漫着一股造纸废水的气味。当时,富春江的造纸工业污水排放量已经达到3.6亿吨,富阳的名声也因此而逐渐变差。
作为一名从事污染防治的工作人员,韩桂成当然从心底希望为民办事,也一直呼吁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呼吁企业把好废水排放的关卡,但仅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扭转环境质量的转变,当时的他迫切希望能有个好机会,让这一切都得到改变。
2012年,好消息传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于是,韩桂成开始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富阳区造纸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制定,也参与到工程项目推进和产业转型方面的工作中。
“其中最让我振奋的,就是见证了富阳造纸产业的彻底转型。”韩桂成说。造纸一直是富阳的支柱产业,也让富阳成了全国闻名的“中国白板纸基地”,销售产值规模曾经一度达到200多亿元,也解决了当地上万人的就业问题。但是,造纸产业,在给当地和老百姓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在日益毁坏这片土地上世代繁衍的人们的家园。2016年,富阳区委区政府提出腾退造纸企业,这一决定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认可。
作为专业人士,韩桂成对腾退造纸企业后得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评估预测,建议造纸园区向高端制造园区转型,仅保留少部分污染小、附加值较高的特种纸企业。现在,富阳造纸企业已经从2011年的277家减少到了16家,全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从2011年的2亿吨下降到2021年的660万吨,削减96.7%。
“在这期间,我们还完成了富春江、葛溪、渌渚江、阳陂湖、苋浦水系、湖源溪、洋浦江、北之江等美丽河湖建设和水生态修复工作。”韩桂成自豪地说。为了恢复河道往日生机,我们疏浚河床、引入活水、增加植被,以前因为水质发黑发臭,周边居民根本不愿在河边休闲散步。如今,阳陂湖、北之江和湖源溪龙鳞坝等地成了网红打卡点,附近出来散步的居民也渐渐变多,村里人开始经营起农家乐和民宿,富阳人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最近,韩桂成带着同学、朋友感受富阳的风光美景。对曾经的富阳留有不太好印象的他们,现在都说富阳大变样了,以后还要来玩。当听到这些话时,韩桂成很欣慰,因为韩桂成就是富阳变美变好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得到这样的赞美,就是对他20年多来辛勤工作的最大肯定。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老同志,韩桂成也特别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承接自己热爱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韩桂成非常关心新同事成长,乐于帮助他们解答工作上的问题,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他们。每当新同志来了,他就会带领他们去企业走访查看,现场言传身教,对不同企业的管理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新同事能尽快熟悉开展工作。
“我想通过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让富春江水质变得更清澈、更安全,让在这里世代生活的人民都能拥有青山绿水,都能拥有如“富春山居图”般的品质生活。”韩桂成充满自信地说。
面对新时代的生态环境目标任务,韩桂成将“小我”融入“大我”,用更高的标准、更强的力度,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富阳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还原“富春山居图”底色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编辑:程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