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每一个角落,其中,降低建筑能耗必不可少。那么,乡村里的农舍民宅如何节能减排?在浙江省百丈镇泗溪村,一片50亩的区块将成为低碳装配式建筑试点。“我们将建设装配式农居50-60幢,配合光伏屋顶进行综合能源管理,打造未来乡村建筑样板。目前,正在出台引导性的奖励政策,对全镇范围内选择装配式建筑的农户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助。”百丈镇党委委员金杰说。
去年,百丈镇被列入浙江省首批低(零)碳试点乡镇。该镇紧紧围绕“科学方法算碳、科技赋能管碳、绿色生产(生活)降碳、森林经营增汇”的总体思路,以政府、居民、企业、供应商、社会五赢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低(零)碳乡镇建设模式探索,致力于打造全国村级尺度全面低碳管理的“百丈模式”。
开展村级尺度年度碳排放测算
来到杭州余杭最西北面的“中国毛竹第一村”——百丈镇半山村,漫山翠竹,松杉夹道,涧水逶迤。除了满目皆是美景,这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零碳村”。
整个村子一年来排出二氧化碳多,还是吸收的二氧化碳多?年均用水量是多少?公共汽车村域内行驶里程是多少?村民私家车汽油使用量是多少?......半山村在全国率先开展村级尺度碳排放碳汇测算中,可以找到答案。
日前,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半山村使用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开展碳汇数据收集,测算出半山村的碳汇绝大部分来源于竹林,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私家车。除了摸清楚当地碳排放结构,研究团队对这些林地的面积以及它们的森林类型进行区分和测算,计算出它们的碳汇量外,还得到了一个重要结论:2020年半山村已实现碳中和,还有多余的400吨碳汇供其他地方抵消碳排放,半山村成为名副其实的“零碳村”。目前,碳排放碳汇测算已覆盖百丈全镇6个村,下一步,将对比分析6个乡村的碳汇组成和碳排放组成的异同,揭示典型乡村碳汇和碳排放特征,指明减排路径。
如何进一步培养村民的低碳环保意识?“森林防火我有责,碳汇助力碳中和;节电节水多步行,绿水青天笑脸迎……”村委会门口,电子屏幕上的低碳村规格外醒目。最近,村里对村规民约进行了修订完善,特别增加了“零碳”、“碳汇”、“碳中和”等新鲜词。
“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充分结合半山村共同富裕、零碳村建设、竹林碳汇等近期发展方向,号召村民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践行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时尚。”金杰告诉记者。
未来,半山村还将从个人碳账户数字系统建设、碳积分兑换、零碳民宿/村居/花园/步道、“竹林碳觅”研学线路等方面着手,将零碳理念融入到乡村治理、村民教育、环保生活、产业发展等乡村的方方面面,推进“双碳”转化绿色新路径。
竹林碳汇让“竹叶子”变成“钱票子”
百丈镇“竹海”遍地,森林覆盖率达86.6%,现有竹林5.5万亩,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4.9%,可谓家家都有几亩毛竹林。然而,传统粗放型的竹产业让其面临发展提升的瓶颈,抛荒竹林面积连年增加。“毛竹价格连年走低,而且人工成本又高,谁还有心思好好管?”成为许多村民的烦恼。如何推动竹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助力村民增收?
让竹林里的新鲜空气快速、持续地变成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即将在百丈镇“照进现实”。
日前,一场特殊的贸易洽谈在百丈镇进行,其特殊之处在于双方洽谈的贸易物并非有形物品,而是看不见的“碳排放”指标。百丈镇与半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浙江农林大学农村环境研究所、浙江知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举行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合作签约仪式,该项目的顺利落地,标志着百丈镇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进入到“收益”阶段。
“毛竹的碳汇能力很强,是杉木的1.4倍,也是热带雨林的1.3倍竹林碳汇。竹林碳汇就是竹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由此形成碳减排的指标。之后通过测量、审核等相关流程再进行碳汇交易。”金杰介绍说。
据测算,百丈当地总体毛竹林碳汇经济效益约达1000余万元。预计三到五年内,该项目可实现竹林碳汇增量可持续经营和竹产品碳储量的市场交易,成为百丈共同富裕的重要支点。
为全面提升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百丈镇还将开发竹制品碳足迹碳标签,提升竹制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同时,开展2021年森林生态系统GEP核算和碳汇计量,通过定量核算森林生态系统的产出和效益、衡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全镇乃至全区、全市决策该地区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增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重要依据。
探索全域电力能源托管新模式
走进百丈镇竹意低碳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的电子监控屏幕,屏幕上清晰显示着馆内每个区域的空调、设备、照明等能源消耗数据。在场馆建筑的屋顶上,一张张光伏板正吸收阳光,提供绿色电力。“低碳馆光伏发电装机容量70.305kW,预计年发电量可达7万千瓦时。”工作人员介绍说。
聚焦政府公共用房、学校、医院及村集体建筑等公共建筑领域,积极开展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这只是百丈擘画的全域低碳未来图景中的一部分。
近日,百丈镇与国网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公司及下属杭州凯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探索百丈全域的电力能源托管模式,力求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领域探索全省、全市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通百丈镇共建、共享、共创、共赢的能源生态体系。项目将对百丈镇现有能源系统及公共用能设备进行改造,完成后,预计全镇每年可实现5-10%的整体能耗降低,镇村两级可减少公共路灯等设施维护费用支出300万元以上。
“电力能源托管模式,实际上是让专业的电力部门发挥自身的优势,帮助百丈镇内优化电能结构,用引入更多绿色发电设备代替传统发电。”项目相关负责人说,“我们会对公共场所的用电设施进行改造,比如说路边的路灯,从传统的白炽灯改成太阳能灯,此外,还将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发展及储能站、充电设施布局,构建绿色旅游交通网络。”
除了对电力能源结构进行调整外,百丈镇还将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打造“碳富百丈”碳清单监测可视化系统,对镇、村、企、户的电能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精准控制碳排和提升碳汇能力。
原题为:科学方法算碳 科技赋能管碳 绿色生产(生活)降碳 森林经营增汇 打造村级尺度全面低碳管理的“百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