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携手,推进城市群生态环境协同管理创新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2-03-29 12:00:54 浏览()次

为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改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成渝地区相较于京津冀、粤港澳等重点城市群,在战略定位上有何特点?《规划》中设立的7项约束性指标,会对两地带来哪些政策制定上的影响?如何将“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建设目标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对此,本报记者对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所长程亮、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勇、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院长罗彬进行了专访。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投资与产业综合研究所所长程亮

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勇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院长罗彬

 

当前,川渝之间环境管理协调联动仍处于初级阶段,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对现有体制机制提出了新要求,需着力推进跨行政区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中国环境报:成渝地区相较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城市群,在战略定位上有何特点?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有哪些独特优势?又面临哪些特殊的问题和挑战?

程亮:以城市群为对象,统筹协调跨省市的生态环保工作,是我国生态环境管理工作服务国家决策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构建形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体系。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推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上具有同样重要的战略意义。

成渝地区山岭相连、水脉相通、生态相系,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区域生态格局,持续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成渝地区绿色发展本底较好,2020年区域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33%,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向好,“十三五”期间PM2.5年均浓度降幅达30%,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在共建共保协作方面也有较好的基础,重庆、四川两地建立了跨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工作机制,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流域污染治理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十四五”时期,是落实城市群发展战略部署的关键时期,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相比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在区域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成渝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新兴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压力较大,亟须通过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重塑竞争优势。二是成渝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功能退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问题突出,两地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任务迫切。三是随着成渝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新一轮加速推进,环境污染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同源同质性特征较为显著,环境污染叠加效应明显,亟须加大区域一体化治理和保护修复力度。当前,川渝之间环境管理协调联动仍处于初级阶段,区域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对现有体制机制提出了新要求,需着力推进跨行政区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川渝两地一衣带水、人缘相亲,大气、水、土壤环境相互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比各自治理,协同治理最大的优势就是“形成合力”。

 

中国环境报:川渝两地共同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比起各自治理,优势体现在哪些地方?是否已经有成功经验?

罗彬:川渝两地一衣带水、人缘相亲,大气、水、土壤环境相互影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我看来,相比各自治理,协同治理最大的优势就是“形成合力”。

共建监测网络、共享质量数据,更加有利于提高两地精细化预测预报能力和精准分析研判能力,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联防措施、共治方案。两地联合统筹布局,推动毗邻区域污水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生活垃圾焚烧等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在保障污染物就近集中处理处置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区域环境治理总体成本。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相互学习借鉴和推广对方的成熟技术、典型经验,联合开展环境难点问题科技攻关,取得“1+1大于2”的效果。此外,诸如联合实施跨界不达标水体综合整治工程等,可确保整治方案同目标,上下游、左右岸任务措施相衔接,项目实施推进同步骤,考核评估同标准,更加有利于跨界区域环境质量稳定达标。

两地已陆续探索实践出一些典型经验,比如,川渝在全国首创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并拓展延伸到贵州、云南,对5类危险废物、16家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纳入“白名单”实施跨省转移集中审批,为加强区域固体废物联动管理、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和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水环境联治工作中,两地深化实施跨界河流水生态环境共建共保协议,已启动铜钵河、琼江、濑溪河等跨界流域水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工作。截至去年底,濑溪河水质稳定达Ⅲ类;铜钵河、琼江水质稳定提升,80%的断面水质稳定达Ⅲ类,未达Ⅲ类断面污染指标年均浓度下降明显。

 

中国环境报:推动成渝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绿色发展,对于高质量建设双城经济圈有哪些助益?

张勇:重庆市位于川渝边界的自然保护地有15个,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跨界河流有52条,其中由川入渝30条、由渝入川22条,大气污染则主要沿传输通道相互影响。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党中央赋予重庆、四川两地共同的使命,事关国家发展全局。

推动生态共建环境共保、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为聚集产业腾出环境容量,吸引更多生态功能区人口向城市群集中。可以促使西部形成优势区域重点发展、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的良好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让“生态+绿色”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形成区域生态同筑、环境共治、风险联防、政策共商的整体合力,协同解决成渝地区系统性、区域性、跨界性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中国环境报:《规划》中设定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9.5%”等7项约束性指标,对于成都、重庆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会对两地带来哪些政策制定上的影响?

张勇:7项约束性指标是《规划》对于成渝地区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态保护修复的硬约束,是支撑实现成渝地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先行区目标的核心指标。这就要求深化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成渝地区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形成区域生态同筑、环境共治、风险联防、政策共商的整体合力,协同解决成渝地区系统性、区域性、跨界性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罗彬:《规划》中设定的7项约束性指标,涵盖了绿色低碳发展、生态保护修复、环境质量改善的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国家对四川、重庆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信任和重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四川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1368条,湖泊有1000多个,号称“千河之省”,其中96.6%的水系属于长江水系,地表水资源占长江水系径流的1/3,国控断面数量居全国前列。成都深处西部内陆的盆地地形易导致不利污染气象条件,大气环境承载能力弱,持续性、区域性中轻度大气污染多发。因此,要深刻认识到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在我看来,《规划》印发后,对四川来说,一是必须坚守“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二是注重健全完善体制机制,探索创新和用好比如空气质量排名积分管理、激励补偿、河湖长制等多种机制、多样措施推动共建共保。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将生态环境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同时,探索拓宽生态环境投融资渠道,鼓励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领域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四是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可分割性,水、空气等环境因素的流动性,进一步加强省际、城际间的立法、标准、监测、督察、宣教等合作和一体联动,深化跨区域、跨流域联防共管、协调治理。

 

中国环境报:《规划》的目标之一是促进成渝地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如何将“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罗彬:在我看来,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内涵特征主要应包含绿色安全、富足乐业、宜学善养、和谐包容4个方面。其中,绿色安全就是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打造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彰显雪山常现、蓝天碧水净土的生态本底之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绿色空间和更高安全保障。

具体来说,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现水源地水量充足、水质优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单位供水和用户水龙头出水的水质信息公开,从源头保障城乡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推动“两岸青山 千里林带”等重大工程,推进区域绿道与城市绿道、社区绿道成片成网成景,打造最美竹林风景线,塑造美丽巴蜀宜居风貌,构建望山见水、健康舒适、快节奏慢生活的生活环境,营造丰富的游憩体验。加强城乡大气环境管理,抓好施工工地扬尘、道路扬尘、餐饮油烟等治理管控,让“开窗见雪山”成为常态。推进城乡黑臭水体治理,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坚持标本兼治,抓好“长制久清”,还老百姓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2022年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将聚焦重大项目落地、污染跨界协同治理和环境管理合作联动3个方面重点发力。

 

中国环境报:2021年10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后,两地是否已着手建立相关协调机制?落实到生态环保工作上有哪些具体体现?

张勇:自2020年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川渝两地建立健全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党政联席会议、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联合办公室主任调度会议机制等合作机制。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组织领导和协作机制不断健全,重庆市在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下,设立了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专项工作组。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先后联合印发相关工作方案、重点任务等。截至目前,两地生态环境领域签订省市级合作协议14项、地市(区、县)合作协议40余项,社会组织签订合作协议1项。

川渝两地正加快协同推进任务实施,比如,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实施方案》,共建协同“双碳”示范区。联合编制《长江、嘉陵江、乌江、岷江、涪江、沱江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共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签订川渝跨界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共同出资3亿元设立川渝长江流域保护治理基金,建立全国首个跨省市联合河长办。在全国建立首个跨区域跨部门联动推动水泥行业常态化错峰生产制度。共同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标准编制技术规范》,协同推进玻璃、陶瓷等行业十余个地方标准编制。签订生态环境联合执法工作协议,成立川渝环境资源司法协作(江津)巡回法庭。

罗彬:川渝两省市建立了生态环境联建联治专项工作组工作机制,印发生态共建环境共保工作方案,提出加强生态共建、深化污染共治、强化共商共管等27项合作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要点逐步实施。

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在水环境联防联治、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应对气候变化、危险废物监管、环境执法等方面,累计签订合作协议超过80项。2022年川渝两地生态环境部门将聚焦重大项目落地、污染跨界协同治理和环境管理合作联动3个方面重点发力。

 

中国环境报:做好成渝地区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西南地区乃至全国来说,能带来哪些示范带动效应?

程亮: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要发展引擎。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是要将地处西部的成渝地区打造成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之外的“第四增长极”。

“十四五”时期,成渝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紧抓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共同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发展,对促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首先,在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上,发挥重庆、成都“双核引领”作用,实施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绿色优化调整“双轮驱动”,统筹调配构建成渝地区“能源互联网”,创建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领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

其次,在强化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上,聚焦系统性、区域性、跨界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共同构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带、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共同开展区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无废城市”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生态环境问题等,为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提供“成渝样板”。

最后,在创新城市群生态环境管理上,坚持“川渝一盘棋”思维,通过建立健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推进机制,强化区域管理共商,推进措施协同、政策协同、能力协同,凝聚省(市)多层面多部门的工作合力,对西部乃至全国范围,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群生态环境协同管理创新,也是积极的探索实践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