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绿盈乡村”点亮幸福民生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0-03-25 23:59:28 浏览()次

 去年年初,一股生态振兴热潮席卷福建。放眼八闽大地,人们眼中的山乡变了个模样: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生态宜居的“工笔画”,正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绿盈”正成为福建乡村幸福图景的代名词。

  福建省把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创新打造“绿盈乡村”品牌,有效推动富有绿化、绿韵、绿态、绿魂的生态振兴乡村建设。八闽大地,一幅山更好、水更清、林更优、田更洁、天更蓝、海更净、业更兴、村更美的新时代壮美画卷已然铺开。

  部门共建,握指成拳力千钧

  早在2000年,福建省就提出了生态省的建设构想,把构建良性循环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作为生态省建设的六大体系之一。在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生态镇村“细胞工程”的基础上,2019年,福建省在全国较早出台乡村生态振兴专项规划,为乡村生态振兴谋篇布局,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

  从“纸面”到“地面”,福建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10部门通力协作,推动“单兵突击”向“集团会战”转变,以决战决胜之势推进乡村生态振兴。

  作为牵头单位,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为全省每个乡村统一编码编号,通过生态云平台建档落图,实现“一村一档”可视化管理;关联水、气、土、生态等要素,梳理、找准村庄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总台账;定期跟踪、调度评估,实实在在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与各地各部门合力共为、久久为功推动“绿盈乡村”建设,探索形成“一张图、一本账、一件事、一条心”的工作机制。

  各有关单位也汇万众之心、聚部门之力打好这场乡村生态振兴“大会战”。省农业农村厅投资5亿余元推进工程包建设,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和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远超全国平均水平;省自然资源厅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留白留文、创新驱动,初步实现了“土地规划+”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省林业局启动“百城千村”绿化美化宜居工程,九市一区全部晋级国家森林城市;省水利厅投入河湖治理资金179.9亿元,建成安全生态水系3300多公里。

  福建省还充分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把“绿盈乡村”建设纳入党政生态环保目标责任制考核,压紧压实地方责任。同时,对“绿盈乡村”建设积极性高、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资金、项目倾斜,推动形成乡村生态振兴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确保2020年全省60%村庄建成“绿盈乡村”。

  社会共治,万众齐心利断金

  福建省在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中,始终坚持政府的事政府办、村民的事村民办、市场能办的事市场办,把握好政府、群众、市场三者的关系,激活内生动力,让乡村生态振兴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生态振兴,“振心”是关键。福建省生态环境厅走村入户,倾听农民声音,找准农民需求,做到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民有所求必有所为。对照“绿盈乡村”建设指标体系找差距,特别是将解决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小流域治理等问题作为重大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将营造优美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最直观成效。

  借民力、解民忧,缔造乡村生态振兴的“雁阵效应”。引导党员干部、乡贤等“头雁”领航,村民、工青妇等群团及社会力量“群雁”同航,将“微行为”汇聚成“众力量”。在“雁阵效应”的带动下,村民们眼看着家园越来越美,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纷纷自发参与到“绿盈乡村”建设中。

  福建省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工程示范作用,加快培育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市场主体。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发挥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捆绑生成PPP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既实现了环保处理设施有人管,又培育了新产业,撬动更多社会力量投向乡村生态振兴事业。

  同时,引导多元投入,发挥好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小流域“以奖促治”、监管能力建设及部门专项资金作用。采取“以奖代补”或先建后补等方式,对“绿盈乡村”建设积极性高的地区给予激励。金融机构推出的“农房乐”“福林贷”“福田贷”,以及农业保险已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全民共享,村美民富景色新

  以绿为底,山水生金。持续推进的“绿盈乡村”建设,不仅让百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更让美丽生态变成“摇钱树”,田园风光成为“聚宝盆”。

  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把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严格落实“河长制”,开展生态公益林赎买、用好“福林贷”政策,切实保护好绿水青山,全村近200人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居家、致富两不误;龙岩长汀南坑村坚持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与致富共赢的发展路子,做好“山上、大田、旅游”三篇文章,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莆田荔城后黄村发挥百年华侨民居众多的优势,在保护的基础上提升改造,延续村落原有的建筑形态,让古老民居成为乡愁的重要载体和“网红”景点。

  随着乡村面貌改变和农民增收,村民的观念也在转变。通过“绿盈乡村”建设,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谁也不忍心再去破坏,以前随处可见的垃圾如今几乎看不到了。

  “绿盈乡村”建设,探索了一批“两山”转化的经验和模式,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有效地推动了福建相关县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获评命名数量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