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新征程 决胜攻坚战-工作会议综述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20-01-14 14:24:55 浏览()次

  1月12日-13日,生态环境部新址,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新年伊始,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召开此次会议,目的是总结2019年工作进展,分析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20年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

  围绕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干杰的工作报告,结合2020年重点任务,与会代表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污染防治攻坚战交出亮眼答卷

  “听了今年的工作报告,我深受启发,感触很多,可以说是‘三个真’。”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说,“每到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真给力,完成攻坚任务、把握复杂形势、探索策略方法真不易,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真有效。”

  曹立平的话道出了与会代表的心声,大家一致认为,李干杰部长的讲话既是一个精彩的工作报告,也是一个生动的辅导报告,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振奋人心。

  报告精彩,源于工作的出彩。代表们在发言中表示,没有持续的努力,也换不来令人瞩目的成绩。

  水环境质量方面,2018年全国地表水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提高3.1个百分点,劣Ⅴ类下降1.6个百分点;2019年1月-11月,好于Ⅲ类水体的比例同比继续提高,劣Ⅴ类同比继续下降。

  大气环境质量方面,2019年1月-1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浓度为5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899个黑臭水体消除2513个,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全覆盖……

  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这些成绩凝聚着生态环保人的奋力拼搏,各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小胜为大胜。

  山东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并联审批,在公示、踏勘、修改等环节,并行推进审查、审批,提速增效。

  天津市坚持清单化、项目化攻坚,“一河一策”、分区分案,地表水好于Ⅲ类比例再创新高,劣Ⅴ类水比例首破新低,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提高31个百分点。

  浙江省推动移动执法系统建设,让移动设备成为环境监察执法人员的标配,用信息化手段赋能生态环境执法监管。

  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发展质量在提高。“福建省厦门市正在加快建设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去年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五,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同时,预计去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达到8%,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兼得。”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局长何伯星说。

  “作为基层的干部,首次来到离天安门几步之遥的生态环境部新办公楼开会,我们很振奋,说明了党中央对生态环境工作的肯定。我们的苦没有白吃,汗没有白流。”辽宁省大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张海冰难掩兴奋。

  坚定不移打造生态环保铁军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离不开一支生态环保铁军。

  李干杰在总结2019年工作成效时特别提到,建设生态环保铁军是我们探索积累的成功做法和经验,要继续加强机构、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环保铁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机构在创新。去年6月,安徽省亳州市积极探索建立乡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把生态环境监管的触角伸向基层末端,打通了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队伍在加强。全国环境执法大练兵让基层环境执法人员办理案件更加规范,案卷质量明显提高。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营造出扎实学习专业理论、刻苦钻研技术的良好氛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在赛场上展现水平,在切磋中磨炼本领。

  能力在提高。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劳新祥介绍,杭州研发了“城市大脑”,实现数字化大气治理,乡镇空气站一旦出现异常,马上报警,乡镇工作站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核查。“去年发出900多条预警,帮助我们发现了90多个问题。”劳新祥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生态环境部门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也在优化。角色在转变,作风建设更要狠抓不放。

  历时近一年,入海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组织6668人次奔赴一线脚踏实地摸排,用“拉网式”的排查方式,徒步走遍了约2.8万公里的岸线。看似“笨办法”,却是收到实效的“巧办法”。一盘棋、一条心,全国生态环境系统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

  奋斗的姿态最美。在这个过程中,生态环保铁军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面貌赢得了社会肯定。而这,只是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尽职担当、干事创业的一个缩影。

  2019年,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式启动,除6个省(市)外,首次针对中央企业开展督察。通报曝光38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敷衍整改、表面整改、假装整改典型案例,坚决整治问责泛化简单化。

  “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基础上,我们也在转变作风,坚决推进督察整改。”生态环境部华南督察局督察专员白保柱说,“这就像人身上长了个脓包,不挤出来会损害肌体,可自己挤不出来,只有靠外力。我们就是帮忙挤脓包的人,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恢复健康。”

  “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事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就是厚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陈春江说。全面从严治党,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生态环境系统一直在路上。

  “我们建立了检查队制度,查弄虚作假,抓业务人员廉洁,只要发现造假就开除,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站长陈善荣介绍道。

  讲究方式方法,推动治污攻坚

  “2019年的工作,可以用‘不平凡、不简单、不容易’来概括,而2020年还要继续努力。”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吕文艳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是保障“十四五”顺利起航的奠基之年,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李干杰指出,必须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在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踊跃发言,结合当地实践经验,为圆满收官出谋划策。

  精准治污,关键在精确问诊、靶向治疗。

  “重点区域的空气质量预警已经达到非常精准的水平,我们希望能够借鉴成熟的模型和经验,加强我们的预测预判能力。”江苏省南京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钱锋说。

  “在精准治污方面,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有不少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霍传林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大气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都会受到气候影响,因此,我们也需要充分利用气象数据。”

  福建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付朝阳说:“到了大数据5G时代,系统板块要加强集成,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科学治污,关键在遵循规律、实事求是。

  “去年安徽遇到了50年一遇的重大干旱,蓝天保卫战困难重重,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末端监管是治标,认识到从源头科学治理的重要性。”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厅长徐恒秋回忆道。

  去年下半年起,安徽省结合煤炭大省、电力大省、水泥大省、玻璃大省的实际情况,从水泥行业入手,制定行业标准,助力治污攻坚。

  “眼下,基层政府不会管、企业不会治的问题逐渐凸显。”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说,“要长远谋划治污工作,就要有治理方案,并且找到实用、有效的技术,利用科技的力量解决攻坚难题。”

  依法治污,关键在尊重法律、摒弃任性。

  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高建民和大家分享了刚刚通过的《河北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

  被外界评价为“开创京津冀协同立法先河、着眼源头防控、突出重型柴油车治理”的这一立法,将推动河北省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工作迈入法治化轨道,为促进河北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更好地治理保护黄河提供了机遇。“作为黄河流域省份,我们希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立法工作能够加强。”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仲田提出建议。

  “打攻坚战,不能有片刻松劲,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年都要抓。”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安德当场表态,“我们态度十分坚定,不管遇到什么难题,都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廓清了“怎么看”的迷雾,指出了“怎么办”的出路,说清了“怎么干”的任务,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再出发。

  中国环境报记者郭薇、张春燕、童克难、吕望舒、李玲玉、李欣、李茹玉、于天昊、刘良伟集体采访,李玲玉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