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破解保护与发展矛盾(图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5-07-31 12:13:38 浏览()次

图为清净的赤水河沿着保护区缓缓流过。 林泓泉摄 

图为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住村民摘收石斛花。 本报记者林泓泉摄   

    在贵州省黔北西部与川、渝交界的赤水市境内,有一个生长着“蕨类植物之王”、堪称植物活化石桫椤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里,人与生态和谐互惠,生机盎然。

  ◆梁隽 岳植行 林泓泉

  在贵州省黔北西部与川、渝交界的赤水市境内,有一块面积为133平方公里的土地,生长着“蕨类植物之王”、堪称植物活化石桫椤的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里,人与生态和谐互惠,生机盎然。

  保护区建于1984年,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桫椤命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成为中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2010年成为中国赤水丹霞地貌世界遗产地核心区。

  保护区属于野生植物类型保护区,以桫椤、小黄花茶等珍稀濒危植物以及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区内植被原生性强,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蕨类植物在沟谷林下占优势地位,有200多种,区内桫椤分布密集,长势旺盛,高大雄伟。

  从2012年开始,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开展系统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

  生物多样性丰富——动植物的天堂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热资源,为生物多样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不仅蕨类植物品种繁多,两栖爬行动物种类资源也非常丰富

  “每次踏进保护区的土地,看到那么多动、植物安然成长的蓬勃生机,我们就会感到由衷的欣慰。”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洪英对记者说。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着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热资源,为生物多样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保护区成立至今分别于1987年、2003年、2013年开展过3次综合科学考察和昆虫、维管束植物等大型单项生物多样性调查考察,出版了《保护区科学考察集》、《赤水桫椤景观昆虫》、《赤水桫椤维管束植物调查》等专著。

  据2013年调查,保护区内包括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常绿阔叶灌丛等7个植被类型,8个植被亚型,19个群系组和37个群系。

  保护区从植被开始,以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占主体,由于沟谷纵深较大,森林郁闭度较高、空气土壤湿润,植物群落组成中,阳性草本植物稀少,而耐阴喜湿的蕨类植物十分丰富。

  2012年保护区通过贵州省环保厅科产处申请到了桫椤孢子人工繁殖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撑握了桫椤孢子在大田环境的育苗技术,并成功育苗1万多株返回原生境进行种植。

  保护区内维管植物有2119种(含栽培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7种,Ⅱ级保护18种,IUCN(2013)濒危等级评估标准列为濒危5种,近危7种,易危5种。据调查结果显示,有脊椎动物78科212种312种、鱼类12种、两栖类23种、爬行动物35种、鸟类182种、兽类60种。

  两栖爬行动物种类是在同类型保护区中比较多的,资源丰富,分别占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种数的36.51%、34.65%。

  保护区现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7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61种,包括蛙类23种、蛇类23种、鸟类12种、兽类3种、昆虫1278种。

  制度与温度——富有人情味的生态保护

  通过管理局人员定期为村民们减贫帮扶、交心交流,当地村民的观念转变了,自觉减少了破坏生态的行为,逐渐解决了保护区人与自然相冲突的这个根本问题

  在保护区内,有三镇两场7个自然村9个村民组,有农户110户446人。保护区原住民祖辈世居于此,靠山吃山,有着一套传统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这个区域自然资源的民俗生态生存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成本的不断增大,原来的传统经济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生存向好的需求,在没有更好的有效减贫方式的帮助下,村民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日益凸显,只得靠山谋发展。随着青年一辈外出务工,原住民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依赖性相对减少,但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生态资源、提高生活水平的强烈愿望与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冲突矛盾依然日益突出。

  2011年10月5日,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巡查队队长刘邦友接到保护区群众举报,村民刘青田等人深夜进入核心保护区深山,偷盗砍伐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楠木的违法犯罪行为。刘邦友立刻组织管理局及林区派出所出勤同志,赶到山上截获楠木,并现场抓捕了负责放风的刘青田。公安机关移交法院后,经赤水市人民法院审判,判处刘青田3年有期徒刑。

  本以为事情就此完结的刘邦友,在2014年8月着实吃了一惊,由于狱中表现良好提前结束刑期释放出狱的刘青田,在赤水市葫市镇赶完集市主动到桫管局拜访了刘邦友。

  原来,当年在刘青田准备盗伐保护区的楠木时,刘邦友便对他所在村组的村民进行宣传教育,特意叮嘱和告诫了刘青田盗伐国家级保护植物的严重后果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被眼前利益冲昏头脑的刘青田,还是没能记住好心的提醒,实施了盗伐行为。

  在赤水市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里,刘邦友也帮助刘青田联系律师普及法律。对此,刘青田对刘邦友不仅没有任何记恨,还特别感激他真诚的帮助和关怀,出狱后特地找刘邦友谈心唠嗑。

  “我们不仅要管,同时也在和村民做朋友,让他们真正知道生态保护与自身生活的关联性,从观念上慢慢转变。”刘友邦说。

  在保护区里,有许多像刘邦友这样的管理局人员,会定期定人到村民和农户家里去进行谈心聊天,每一户人家的基本情况工作人员都比较了解,对条件特别贫困的农户,保护区管理局还要起到减贫帮扶的作用,这就涉及到保护区内众多富有经济价值的动植物的培育工作。

  2012年之前原住村民类似非法捕鱼、捕猎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案件每一年不下十余起。

  近几年通过与村民交心交流、多管齐下的保护措施,3年内类似案件不到十起,当地村民已从当初索取生态资源吃饭到现在反哺保护共生互惠转变,自觉减少了破坏生态的行为,将生活资源的索取改为自己养殖的模式,逐渐解决了保护区人与自然相冲突根本问题。

  替代生计——保护扶贫两不误

  保护区管理局在社区大力开展替代生计项目,有效缓解了原住民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力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区内现有耕地2000多亩,绝大多数为坡地,区内农户主要从事传统农业,以种水稻、玉米、养殖生猪、蜜蜂等为生,主要经济来源:一是靠竹木采集和简单竹类产品加工如生产竹筷、跳板等;二是靠种养殖业;三是外出打工和区内采运楠竹获得收入,外出打工的人数占区内村民总人口的20%,村民生活水平基本越过温饱线。

  “如何有效协调原住民和保护区自然生态和谐相处,共生互惠,是保护区面临的大问题。而为保护区居民发展替代生计项目,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吴洪英说。

  2012年~2014年,桫椤保护区管理局承担了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为解决保护区民生问题带来了契机。项目从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就地和迁地保护设施建设、生物多样性减贫示范等方面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工作。保护区管理局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在社区大力开展替代生计项目,有效缓解了原住民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力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保护区的核心地带,有一种世界上仅有的,并且在这儿才有的植物——黄花茶。

  黄花茶是遗传育种研究和庭园观赏的难得植物、赤水特有种、贵州省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国家科委明令不准外流的特殊物种。由于黄花茶开花不多,结果更少,种子落地后极易受鼠害,受害程度严重,致使小黄花茶自然生长率极低。成年树部分受藤蔓植物侵扰,树干枯死较多,而天然生长的幼苗稀少,无法补足成年老树的递减,正面临灭绝的危险境地。

  管理局通过扦插、移栽等技术,成功地将这一珍稀物种保存下来,种群数量不断增长。数据显示,小黄花茶数量明显增加,野外总株数为1708株,其中成年植株1448株、幼树260株,分别占总株数的85%和15%,年均自然增长率0.9%。桫椤保护区采取与社区农户共管和绝对保护等措施,使小黄花茶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高谷深,水资源极其丰富,孕育了种类繁多的两栖动物,其中棘胸蛙因肉质细嫩洁白,味道鲜美,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等原因倍受食客们青睐,市场价格水涨船高,野生资源日渐枯竭。

  野生动物资源是再生的自然资源,加快野生动物产业发展对有效保护野生资源、开展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替代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局一边派专业技术人员到江西、吉林等人工养蛙技术先进的地方学习人工养殖技术,一边在保护区实验区建立棘胸蛙物种保存繁育基地。目前,保护区已建成占地面积4200m2的棘胸蛙资源保存与繁育基地,保存有成年棘胸蛙3000多只,2014年成功繁育出幼蛙两万多只;同时,2013年以来依托繁育基地共举办养殖培训班3期,培训养殖技术人员65人次,指导社区两户居民开展示范性养殖。

  通过培训养殖技术人员指导社区居民开展人工养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不但有效地保护了野生棘胸蛙资源,而且还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实现了自然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除了养殖棘胸蛙,发展社区经济,缓解生态压力,种优质杨梅,也是管理局推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之一。

  柏杨坪社区是保护区的一个高山社区,原有居住农户24户124人,全部从事传统的农耕活动,经济来源全靠林副产品,是典型的靠山吃山社区。农业生产、薪柴砍伐对社区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非常大,一直是保护区管理较为困难的区域。

  2003年起,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多次深入到社区与村民沟通了解,寻求解决社区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共赢之路。通过多次考察调研,在贵州省环保厅组织相关专家的精心指导下,成功引种优质杨梅,在社区种植杨梅200亩,通过几年的精心管理,目前杨梅已进入盛果期,现在每年户均杨梅直接收入达到两万元。

  更重要的是,每年果实成熟期大量的游客涌入果园进行体验采果观光,有近三成的农户看到了商机,做起了农家乐餐饮服务,高峰时每天可接待十多桌客人,可获纯收入上千元。随着大量游客的到来又带动了其他土特产品的销售,带动了社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每年在杨梅修剪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枝丫,替代了家户的薪柴砍伐,有效减轻了社区周边的生态压力。

  保护区原住居民有着传统的养蜂习俗,但因管理技术落后养殖规模不大,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而保护区有着山高林茂、水热充沛、常年花开不断的天然优势。

  保护区根据这些优势。决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科学养蜂技术进行扶持,输送专业技术人员和有基础的社区群众到云南农业大学东方蜜蜂研究所进行理论学习,并且请四川大学、贵州省农业厅等单位养蜂专家到保护区根据保护区实际环境情况进行技术指导。保护区还争取到项目资金在保护区建立示范场所和实际操作培训基地,供愿从事科学养蜂技术进行养蜂的人员学习示范。

  通过短短的两三年培训推广,科学养蜂技术迅速在保护区得到普及,保护区现有50群以上规模养殖户5户,带动了30多户农户从事养蜂,户均收入3万多元。养蜂不仅带动了社区经济发展,更难能可贵的是养蜂户为了提高产量,不但主动加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队伍,还自发在保护区外围地带的荒地上栽种蜜源植物供蜜蜂采蜜,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替代生计项目在赤水桫椤保护区渐渐进入良性循环。随着保护区管理局在社区因地制宜地帮助社区居民实施更多的替代生计项目,保护区居民一些传统的以破坏生态环境而获得经济收入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预警监测——构筑生态保护安全网

  通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掌握保护区及周边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因素,并让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参与各项目实施全过程,使得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今年7月,环境保护部生态司调研组到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实地考察了赤水桫椤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赤水桫椤博物馆、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

  在桫椤保护区甘沟考察中,调研组被保护区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完整的森林植被、独特的森林生态系统深深吸引,详细了解了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情况,并对保护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务实的保护管理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事实上,在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建设中,就包含了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评估、生物多样性预警和监测体系建设、就地和迁地保护设施建设以及生物多样性与减贫示范项目,合计建设预算资金1226万元。

  记者了解到,现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初现成效,通过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解决了保护区本底不清的问题,基本掌握了保护区及周边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因素,进行了科学评估,为今后进一步的生物多样性监测奠定基础,同时也为提高保护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

  同时,通过生物多样性监测与预警体系项目前期仪器采购,根据桫椤保护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求,筛选出了各项符合保护区工作监测指标,为保护区的生态监测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动物样地的监测中首次获得黑熊等大型哺乳动视频,丰富了保护区无大型哺乳动物资料的空白。

  在针对棘胸蛙保存与繁育基地的建设项目中,保护区技术人员已成功获得棘胸蛙的人工就地繁殖技术,现正积极推进人工繁育野生动物放归自然,促进这一珍稀濒危野生物种在原分布区得到恢复发展。

  此外,保护区管理机构的技术管理人员在参与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是一个难得的学习过程,通过全过程参与,使管理局自身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