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世界看好一个美丽中国(图文)
作者: 来源:中国环保协会 发布时间:2015-06-09 15:45:31 浏览()次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七十亿个梦想:一个地球,理性消费”。

  中国环境保护部日前确定我国的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

  中国的主题与联合国的主题相呼应,都是向人们传递和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升人们的认识和理解,并自觉转化为实际行动。

  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新路

  人类对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而且也走过相当长的一段弯路。上世纪40至70年代,是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几乎在同一时期,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先后发生过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雾、日本水俣病和富山骨痛病等轰动世界的环境公害事件,被称作“八大公害”。

  西方世界当年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在步西方的后尘,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难道人类发展的轨迹无法改变?正本溯源,人类离不开地球,人类发展离不开自然。要想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尊重和兼顾自然。

  然而,走一条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并不容易,因为并没有范例可循。

  上世纪后期,被各种环境污染困扰的西方发达国家实现了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凭借积累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发达国家的资本家继续赚取丰厚的利润,而发展中国家却在为西方社会制造服装、玩具、电子零件、纸制品等各种低端工业产品的同时,承接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污染物。

  当经济快速增长之后,我们的环境指标、健康指数却在下降。正如一个拼命挣钱的人,钱包越来越鼓,身体健康却在透支。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也是一种成本,生态也会出现负债,不顾一切的发展终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对于经济增长的片面追求正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很多自然资源终有消耗殆尽之时,环境破坏开始威胁人类生存。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西方环保思潮,到21世纪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开始治理污染,转变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人们试图超越几百年来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

  打破西方国家旧有的发展模式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转变、人们观念转变的巨大社会工程。而其核心在于,人类充分认识、正确理解自身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如果把生态文明建设仅仅理解为“保护环境”,那是对生态文明含义的“窄化”。生态文明从本质上看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社会意识形态。

  中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意味着要打破西方过去的发展模式,不再简单地以GDP论英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正呼唤着发展路径的绿色转型。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这是对人民群众生态诉求日益增长的积极回应,也彰显了执政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全社会一个共同话题,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追求可持续发展、治理环境污染、改善能源结构、大兴节俭之风、鼓励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中国正用行动践行人类发展的责任。正如联合国副秘书长阿奇姆·施泰纳所说;“中国在生态文明这个领域中,不仅给自己,而且也给世界一个机会,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朝着绿色经济的转型。”

  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达利曾著有《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一书。看了这本书,对当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忧心忡忡的人或许可以释然了——中国不再追求超高速增长,实际是对简单增长的超越,是一种更可持续的增长。

  生态文明建设凸显中国制度优越性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次人类尚待开拓、前无古人的新旅程,是一场“为了明天”的重要社会变革。

  然而,转变发展方式,这其中需要斩断多少利益链条?改变生活方式,如何能使全社会每一个人改变观念、行动起来?这毫无疑问是极为艰巨的工作。

  但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也为了民族发展的未来,中国政府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在很多外国生态文明专家学者眼中,只有中国能够“做得了这样的大决定”,“办得了这样的大事”。

  在外国生态领域专家学者看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理由之中,中国的制度优越性是个重要因素。

  不久前,在美国的一次最大规模的环保主义者会议上,著名生态学者约翰·弗斯特在主旨演讲中说:“过去,一提到中国,人们会说‘中国太成问题’,如今,中国使人们看到希望。”

  从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到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从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到将生态文明建设变为执政党的“行动纲领”,中国共产党正引领国家和人民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既要青山,也要绿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征途上,中国将与世界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明天,而世界也将更加看好一个美丽中国。

  相关链接:

  《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喜与忧

  2014年,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3%;长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珠三角区域PM2.5平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6%……

  4日,环保部发布的《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一组数字引人关注。“从公报来看,2014年我国环境状况最抢眼的变化,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空气质量状况比上一年有明显改善,各项污染指标均有所下降,体现了整体改善的趋势。”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朱建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在朱建平看来,同样令人欣慰的是,我国水、土污染状况与上年相比并没有发生更严重的恶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年度任务顺利完成。

  这样的转变,来之不易。2014年,中央财政先后安排专项资金100亿元,支持各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安排专项资金55亿元,支持55个水质较好的湖泊保护;安排59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持续强化土壤污染防治。

  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环保部门通过约谈、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加大环境监管执法力度。2014年,我国各地查处违法企业10万余家次,罚款总额达到20多亿元。

  各地环保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2180件,是过去10年总和的2倍。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悉数这些重大法律、政策的出台,环保部部长陈吉宁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

  然而,治污之路依然任重道远。《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仅有16个城市空气质量年均值达标,145个城市空气质量超标,达标城市不足10%。

  与此同时,我国的水污染状况也不容乐观:2014年,全国20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了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监测点总数为4896个,较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45.4%,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为16.1%。

  我国还面临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问题。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此外,我国现有土壤侵蚀总面积占普查范围总面积的31.12%。

  “面对环保严峻形势和民众新期待,必须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从各个方面加以努力。”陈吉宁说。

  根据环保部的部署,环保部门将集中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着力推进重点行业达标整治,加大燃煤小锅炉淘汰力度,持续推进油品质量升级。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坚持地表与地下、陆上与海洋污染同治理,节水与净水、水质与水量指标共考核,力求通过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生态修复制度,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

  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紧紧抓住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个重点,提出保护、禁止、限制和控制的措施要求,持续推进污染场地治理修复项目。

  分析人士预计,为了百姓的碧水蓝天,立法机关将尽快着手制定和修改土壤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损害赔偿法等生态环保法律制度,为推动环境改善提供法律支撑。

  “改善环境质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继续加大对偷排、偷放等环境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恶意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同时,搭建公众参与平台,保障公众对环境质量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表达权,激发全社会参与和监督环保的活力。”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陈吉宁不忘提醒公众增强绿色消费意识,自觉抵制过度消费、炫耀消费等畸形消费观念和高能量、高消耗、高开支、高浪费的生活方式。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使污染排放降下来、环境质量好上去,携手打造天蓝、地绿、水静、山青的美好家园。”陈吉宁说。(记者崔静、王新明